ISBN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开本/介质 | 页数/字数 | 印次/印张 |
---|---|---|---|---|---|---|
7805878420 | (台)张文亮 | 敦煌文艺出版社 | 2007-1-1 | 32 |
本书是对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探险家李文斯顿一生感人经历的描述,在简短介绍其家世与求学生活后,作者浓墨重彩地详细记录了他三次进入非洲的惊险旅程。150年前,李文斯顿深入非洲这块被称为蛮荒的“黑暗大陆”,面对异教文化、丛林猛兽的强势围攻,李文斯顿满怀敬畏、热忱与信心。透过作者的生花妙笔,其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的探险奇遇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37年之久,李文斯顿行走非洲三万里,在任何危险的时刻,他从没有对任何人——包括食人族与奴隶贩子——发射过一颗子弹。
就医学而言,他是进入非洲内陆的第一位医生;就地理而言,他是画出非洲内陆河川、山脉的第一人;就政治而言,他是终止非洲人被贩卖为奴的关键者;就探险而言,他是打开外界进入非洲内陆的先锋;就科学而言,他是详细记载中非洲动物与植物的先河。后世的人,称他是“非洲之父”。非洲地图上,现仍有30多个地方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深得非洲土著的敬爱,至今,非洲人仍称他是“非洲人的朋友”。
本书配有多幅珍贵图片、插画与地图,助人享受身临其境的阅读印象。
本书能让关心宣教事工和有传福音热情的读者激励其完成大使命的勇气与智慧;也能让对历史、探险、人物传记感兴趣的读者开阔视野,引发深层思考。
【序言】
惊奇之旅
饶孝楫
是科学家又是教育家的为数很多,但同时又是一位作家的就不可多得了。若三者兼备且写了许多书,部部都引人入胜,本本都脍炙人口,那可真是凤毛麟角,而文亮是我所认识的唯一一位。
校园已出版了他11本著作(尚有一些是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有描述科学界、医护界名人事迹的传记,资料轶事搜罗之广令人惊奇,读之兴味盎然不忍释手。而论基督徒政治家信仰的代价、正义的风范,可谓暮鼓晨钟,震人心弦。他也有小品散文,文笔清新,发人深省。更有论及台湾乡土之美,遭逢“九二一”大地震无情摧毁之另类图文并茂的反省记录。我曾亲聆他有关台湾乡土、山川、河流与地缘关系的演讲,其全省走透的精神,收集典故之丰富,使听者莫不目瞪口呆。原来我们周围的世界蕴藏了那么多隽永的故事,透过文亮或口述或笔记,娓娓道来,令人感动莫名。
本书是文亮最新的力作,写家喻户晓,兼宣教士、探险家及医生于一身的李文斯顿的生平。此书将付梓时,世界各地正遭逢新型病毒SARS肆虐,而文亮所写的李文斯顿原先曾预备赴中国行医宣教,他于1839年医学院毕业时,就因为要远赴海外行医,而加强自己在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方面的知识,可谓深具眼光,与今日许多医生将之视为冷门学术,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后因爆发鸦片战争,断了来华之路,转而献身非洲医疗宣教大业。这是非洲人之福。
李文斯顿是第一位深入被称为“黑暗大陆”的非洲中部,远离文明之境的宣教士。他由南非登岸,一路向北探险凡32年。举世闻名的宣教士史怀哲医生,亦因受到他的影响而献身非洲。李文斯顿的一生,是今日青年的典范楷模。
文亮早从1981年就着手收集本书之资料,其撰写本书立意之早、用心之久、着墨之深,自是不在话下。举凡李文斯顿一生在蛮荒之地宣教,面对异教文化、丛林猛兽,种种千辛万苦、九死一生、不可思议的遭遇,以及其对上帝之敬畏、宣教之热忱、信心之坚强、持守原则的态度、逢凶化吉的智慧,在文亮的生花妙笔下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除此之外,非洲的山川河流之美、动物植物之奇、风土人情之最,莫不跃然纸上。文亮生动的描绘,引领我们的思绪回到150年前,李文斯顿在非洲宣教、探险、行医的惊奇之旅,实为一本不可不读的精彩好书。
张文亮,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台湾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教授,著有《南丁格尔与近代护理》、《电学之父——法拉第的故事》、《科学大师的求学、恋爱与理念》、《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等20多本脍炙人口的书。
作者身兼科学家、教育家和作家,他长时间在图书馆、书店、博物馆收集资料,然后用平易近人的语气,如数家珍一般地传讲故事,引人入胜,精彩纷呈,让人受益非浅。
作者的资料逸事收集之丰富令人惊奇,读之兴味盎然不忍释手,除了险象丛生的惊奇之旅外,非洲的山川河流之美,动物植物之奇,风土人情之最,莫不跃然纸上,作者娓娓道来,令人感动莫名。
原推荐序:惊奇之旅/饶孝楫
一个李文斯顿迷的自序/张文亮
前言:非洲探险史
第一篇 成长与告别
1 家世与童年
2中学时期的抉择
3大学时期的装备
4前往非洲的呼召
第二篇 前往非洲与第一次探险
5前往非洲
6文明的边缘──库鲁曼
7象牙之谷
8贝克文族
9哭泣的山谷
10与狮子搏斗
11找一只温柔的鱼
12战争风云
13黑犀牛的攻击
14卡拉哈迪大沙漠探险记(一)
15卡拉哈迪大沙漠探险记(二)
16鳄鱼河
17非洲内陆的心脏
18边城之战
19最大的部落
20横越西非探险记(一)
21横越西非探险记(二)
22横越东非探险记(一)
23横越东非探险记(二)
24异乡人的归回
25非洲内陆的代言者
第三篇 第二次非洲探险
26 第二次前往非洲
27 赞比西河探险记(一)
28 赞比西河探险记(二)
29 赞比西河探险记(三)
30 回到非洲内陆
31 再见了,淋杨地
32 大湍流泛舟
33 第二支探险队
34 尼亚萨湖探险记
35 赞比西河难民营
36 露乌玛河探险记
37 最佳的助手──柯克
38 隆加瓦河探险记
39 孤舟横越印度洋
40 与儿女相处的时光
41 尼罗河集水区之谜
第四篇 第三次非洲探险
42第三次前往非洲
43戴德拉高地
44坦噶尼喀湖流域探险记
45毛依洛湖探险记
46遍革威露湖探险记
47乌齐齐之战
48与食人族同住
49探险史上最著名的相会
50最后的旅程
李文斯顿年谱
参考书目
动态评分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