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梯书屋有限公司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尼布尔文化观再思CHRIST& 联系客服

原价
¥45.00
销售价
41.40
此商品积分最高可抵现 0.041
  • 累计销量0
  • 浏览次数1666
  • 累计评论0
首页
书籍参数
ISBN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开本/介质 页数/字数 印次/印张
9787512659100 【美】卡森(D. A. Carson) 团结出版社 2018-4 32
商品细节

读者对象:


学术研究者


神学教师与学生


对宗教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本书特色:


1.      首先用尼布尔本人的术语对其思想进行评估,后从多个维度探讨基督教与文化的关系。


2.      逻辑架构严密且语言谨慎。


3.      稳定又灵活的基督教立场。


内容简介:


本书从尼布尔的思想入手,深刻探讨文化的概念及其与各种思潮的互动。作者仔细罗列尼布尔关于文化的五种观察,对其进行初步评估,并探讨当今发展对其产生的影响。作者不仅思考当前关于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的讨论,也考察现代某些主流文化的力量。这场关于文化的持续对话,甚至涉及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立场和几个国家的不同路径。



推荐语:


卡森对此主题的探讨清楚、谨慎,很有帮助。关于各种离谱的约化主义错误,卡森均作出非常适宜的回应。读这本书促进了我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所以我推荐你买下来,好好读,并传给你周围的人看。


——狄马可(MARK DEVER),国会山浸信会牧师,华盛顿


面对当代文化时极其重要的一个议题。卡森在书中的处理是我看到最平衡的对应方式。他不是一味针砭,也非推销自己的范式,而是最终将我们引向成熟练达的一致性。我高度推荐这本书。


——提摩太 凯勒(TIM KELLER),救赎主长老会牧师,纽约



在书架上为卡森这本富有洞察力的书留一个地方。


——《CT杂志》


作者简介

D.A.卡森博士(D.A.Carson):美国三一福音神学院的新约研究教授,在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主攻新约。卡森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圣经神学、历史上的耶稣、后现代主义、多元主义、希腊文法、约翰神学、保罗神学及关于苦难和罪恶的问题。他写作并编辑了超过50多本书,包括《新约导论》《认识苦难的奥秘》《约翰福音注释》《再思解经错谬》《宽容的不宽容》等等。

目录

序言 1
第一章 如何思考文化:尼布尔的文化观 7
第二章 修正尼布尔:圣经神学的影响 44
第三章 提炼文化,重新定义后现代主义 86
第四章 世俗主义、民主、自由和权力 145
第五章 教会与国家 181
第六章 备受争议的议程、走投无路的乌托邦、持续的张力 248

试读

序言
  
有四个原因促使我写这本书。
  首先,自从五旬节以来,基督徒就必须思考自己与别人到底是什么关系。在短时间内,基督徒就成倍增长,不仅人数增长,而且跨越许多种族障碍和社会障碍,构成了一个普世的教会、团契、身体,这个群体超越各种建制范畴(established categories),包括帝国、民族、语言和社会地位。哪怕在新约内部,基督徒也被教导用双重眼光看待政府:一方面,要把政府视为上帝所设立的机构;另一方面,必须把至少一类政府视为敌基督的代表。教会内部最早有记载的争议,有一部分就是由文化差异引发:教会向持不同语言的人群所提供的服侍明显厚此薄彼。在新约经文之外,我们只要粗略了解教会历史就会发现基督徒的处境差异极大:受迫害的和统治者、与世隔绝的和主流社会、愚昧无知的和知识精英、与周围文化截然不同的和与文化融为一体的、贫穷的和富裕的、积极传福音的和传福音不积极的、推动社会改革的和主张保持现状(status quo)的、渴望天国马上降临的和希望天国不要来得太快的。这些两级分化的情况反映一个事实:基督徒文化自我认知(cultural self-understanding)具有巨大差异。因此,历代基督徒都得思考自己应当采取什么态度来对待文化,我的书只是这条基督徒思想长链中的一环。
  促使我写这本书的第一个原因是基督教的普世特性,而第二个原因是时代要求。今天我们有各种即时传播手段,这意味着基督徒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其他基督徒所在的多样化文化环境。我们可以认识世界各地的基督徒,从地球上最贫困的国家塞拉利昂,到香港和纽约。我们看到教会在拉丁美洲的开放环境中成倍增长,也看到教会在中国以相对隐蔽的方式迅速繁殖。我们见证西欧各处快速丧失基督徒社会共识和道德共识,也看见乌克兰和罗马尼亚基督徒人数爆增。我们读到基督徒在穆斯林国家和地区遭受逼迫的消息,他们在伊朗被捕、在沙特被砍头、在南部苏丹成千上万被当作牲口屠杀;与此同时,我们又看到美国达拉斯和韩国首尔市基督徒社区的富裕生活。我们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乡村与半文盲弟兄姊妹围坐在火堆旁交谈,不禁想到他们的祖父辈还是猎人头的战士;我们也与基督教神学院和基督教大学的校长同席,他们每年要管理数以亿计的研究资金。过去,我们可以从自己的文化出发来谈论问题,无需参考别人的文化;但今天,眼界狭隘的论文要么显得过时,要么是作者故意把研究范围限定于某一个文化——他们不想假装自己是万事通。过去,基督徒所写的、探讨“大文化环境中的信徒与大文化环境中的非信徒之间的关系”的论文和书籍,许多都反映出作者文化本位(cultural location)的特征。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不可能像白立德(Bill Bright)一样写文章,并且多数理智的人承认自己的经历与他们各自的神学重点不无关系,尤其是那些研究基督徒与非基督徒关系的学者更是如此。假如凯普尔(Abraham Kuyper)红色高棉的杀戮场环境中长大,我们不禁要怀疑他是否会如此积极地看待基督教和文化之间关系。连尼布尔(H. Richard Niebuhr)影响深远的文化分析著作——后面详谈这部作品——也明显反映二十世纪中期自由派新教思想的西方人立场,尽管他的作品几乎把基督教历史一网打尽,极大地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然而,今天基督徒体验具有惊人的多样性,这更加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我们日益怀疑那些肤浅的分析,它们在某个文化处境中看似成立,但换一个地方就成了答非所问;于是学者们放弃普世眼光,只关注一时一地的研究。但我要指出:当代基督徒这种神经衰弱症让他们丧失了某些重要的、超验(transcendent)的东西。
  第三个动力是三一福音神学院(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的“辅导小组”(advisee group),有些学校叫“小组”或“牧养小组”。斯科特•曼尼士(Scott Manetch)和我过去几年一直在这个小组负责指导学生选课。这个小组一直给我的生活带来欢乐,不仅因为我有幸与斯科特共事,而且因为它让我有机会认识和结交许多人,许多关系得以建立并得到很大的造就。几年前,我们进行了一个短期研究,研究课题是基督徒与文化的关系。当然,我们讨论的一个起点就是尼布尔的经典著作。当时的热烈讨论促使我继续研究,把一些长期的想法整理成文字。
  最后,法国沃素塞纳(Vaux-sur-Seine)市(在巴黎附近)福音神学院邀请我参加他们的神学研讨会并发表讲话,于是我开始起草讲稿。本书前两章的内容,我在这个神学院讲过。在此要特别感谢该学院的艾米•妮可(Emile Nicole)和其他教师,以及我的老朋友亨利•布劳赫(Henry Blocher),感谢他们的盛情邀请和尖锐批评。我得声明一点,虽然我在法语环境中长大,并且仍然可以讲流利的法语,但我离开法语地区多年,没有信心写好法语。所以,我特别感谢康斯坦(Pierre Constant),他曾就读于三一神学院,是一名极有天赋的博士生,书中法语部分是他的功劳。
尽管尼布尔的《基督与文化》(Christ and Culture)已经问世五十多年,但这本书今天仍不容忽视,至少在英语世界是如此。他的著作,不论好坏,主导了大部分讨论。连较早期学者的一些著名区分——例如韦伯(Weber)对“教会(church)”与“教派(sect)”的区分:教会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教派则敌对文化——也通过尼布尔的著作才广为人知。另一方面,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很多讨论的焦点都集中于“文化”一词的意义。很多从启蒙运动的傲慢假设中醒悟的作家开始质疑这些假设,他们就基督徒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一系列新问题:既然基督徒(或其他宗教人群,就此问题而论)不能脱离周围的文化,那么他们应当如何看待自己和文化的关系?
  本书首先总结尼布尔的思想,因为尼布尔已经成了每个学者所参考的标志人物,尽管今天很少有人仔细研读他的作品。我首先用尼布尔本人的术语对其思想进行初步评估,然后,我将列举一种负责任的、任何基督徒都乐意承认的圣经神学有哪些要素,并且逐步说明救赎历史中的这些转折点(turning points)必定影响基督徒认识基督与文化的关系(第一章和第二章)。这样一种圣经神学所产生的思想架构足够坚固,可以允许圣经内部许多不同的神学重点对我们讲话,于是,我们会直接发现:谈论基督与文化关系的不同“模式”,这具有误导作用。为了深入研究,我们不仅要思考当前关于“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的讨论(第三章),还要思考当代某些主流文化力量(第四章)。这场关于“基督与文化关系”的持续讨论,有一个维度是教会与国家(state)的关系(第五章)。在第五章,我将简要叙述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立场,这两种立场来自于法国和美国对“教会与国家(state)分离”的不同认识。我还要简略提到其他几个国家的立场。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晰地意识到我们解读圣经必然佩戴各种文化透镜(cultural spectacles),并且认识到,即便经文的平衡应用,在不同的文化中也必然发生迁移(shift)。最后一章要提出基督徒研究这些问题时所面对的一系列长期试探。本书谨慎地努力建立一个可以抵制各种塞壬(siren)之歌诱惑的、既稳定又灵活的基督教立场。
  许多人审阅草稿并提出宝贵意见。感谢马可•德福(Mark Dever)、提摩太•凯勒(Tim Keller)、安迪•纳斯利(Andy Naselli)、鲍勃•普里斯特(Bob Priest)、米迦勒•赛特(Michael Thate)、桑迪•威尔森(Sandy Willson)。还要感谢贝克书房(Baker Book House)的吉姆•金尼(Jim Kinney),他给我尚未出版的两本书的校样,让我可以因此从自己的工作中受益。索引汇编表现出安迪•纳斯利的过人精力和对细节的专注。最后,我要感谢埃德蒙斯(Eerdmans)出版社的朋友让本书得以安全而高效地出版。
  
  唯独荣耀上帝。
  
  卡森(D. A. Carson)
  美国三一福音神学院(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论数据
在线客服 ×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

物流信息

×
...
展开 收缩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