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开本/介质 | 页数/字数 | 印次/印张 |
---|---|---|---|---|---|---|
9787802541559 | 程小娟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2009-5 | 32 |
本书尝试运用当代叙事学理论,对圣经中一批脍炙人口的叙事作品——诸如约瑟故事、旧约历史书、《路得记》、《以斯帖记》、《犹滴传》、新约福音书、《启示录》等——进行专门而深入的探索。一方面从不同侧面揭示圣经叙事文本的艺术特征,另一方面也引入其他视角,主要是女性主义视角,对圣经的内涵做出新颖的诠释,以期为读者的圣经阅读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和思想启迪,使之能够领会和运用叙事学理论,对圣经文本进行卓有成效的文学批评。
总序
导言
一、圣经诠释史回眸
二、圣经叙事学批评的发展与成就
三、本书的编著意图与理论基础
第一章 约瑟故事的叙事艺术及其意识形态
第一节 约瑟故事的整一性、文本范围及文体定位
一、来源批评与约瑟故事的整一性
二、约瑟故事的范围
(一)约瑟故事的起始
(二)约瑟故事的结尾
(三)《创世记》第38章作为约瑟故事的一部分
三、约瑟故事的文体
第二节 平行共生的情节结构
第三节 纷繁复杂的人物世界
一、动因人物
二、类型人物
三、立体人物
(一)雅各
(二)约瑟的哥哥们
(三)约瑟
第四节 重复的力量
一、关键词重复
二、题旨(母题)的重复
三、连续情节的重复
第五节 由多至一的叙述视角
一、约瑟故事中的感知视角、概念视角及利益视角
(一)感知视角
(二)概念视角
(三)利益视角
二、三种视角的互动与整合
(一)感知视角的由“多”至“一”
(二)利益视角的冲突与融合
(三)概念视角的分离与聚合
第六节 上帝的隐藏与人的显现:约瑟故事的神学问题
一、上帝的隐蔽做工
二、人的显现
第二章 《旧约》历史书的叙述策略与性别政治
第一节 历史书叙事学研究之发展轨迹
一、经典叙事学论域中的历史书叙事研究
二、后经典叙事学及性别政治的介入
第二节 性别视角下历史书的叙述策略
一、历史书中的聚焦与性别倾向
二、历史书中的叙述声音
三、性别视角下历史书叙述信息的隐藏和中断
(一)信息的隐藏
(二)信息的中断
四、历史书中的重复现象
第三章 《路得记》、《以斯帖记》的叙事话语与性别意识
第一节 《路得记》、《以斯帖记》的叙事学研究发展轨迹
一、经典叙事学论域内的研究
二、后经典叙事学及性别视角下的研究
第二节 性别视角下的《路得记》、《以斯帖记》叙事学考察
一、叙事聚焦与性别意识
(一)零聚焦、女性人物聚焦者与性别意识
(二)零聚焦、男性人物聚焦者与性别意识
二、叙述声音与性别意识
(一)作者型叙述声音与性别意识
(二)人物型叙述声音与性别意识
三、《路得记》、《以斯帖记》的修辞策略与性别意识
(一)对比现象与性别意识
(二)重复现象与性别意识
第四章 《犹滴传》的叙事学解析与狂欢化特征
第一节 经典的叙事:《犹滴传》结构主义叙事学解析
一、《犹滴传》中的二元对立
(一)《犹滴传》主题中蕴涵的二元对立
(二)《犹滴传》中人物形象的二元对立
(三)《犹滴传》中场景设置的二元对立
二、《犹滴传》的叙事话语
(一)叙事话语的表现层
(二)叙事话语的中介层
(三)叙事话语的内在层
三、批评的困惑
第二节 虚构的权威:《犹滴传》女性主义叙事学分析
一、波动的聚焦
二、“失落的声音”和话语的控制
(一)失落的声音
(二)话语的控制
三、人物形象的塑造
四、理论的评析
第三节 狂欢的叙事:《犹滴传》的狂欢化文学特征
一、艺术思维的狂欢化:加冕脱冕
(一)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的对话
(二)犹太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对话
二、作品世界的狂欢化:时空体的地形学还原
三、文学体裁的狂欢化:讽刺性摹拟
第五章 福音书人物的叙事学研究
第一节 传统的福音书人物研究
第二节 叙事学视野下的福音书人物研究
一、西方学者福音书人物叙事学研究的整体特点
二、福音书人物叙事学研究的个案分析
三、福音书人物叙事学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马可福音》人物的叙事学分析
一、《马可福音》中人物的特征及其分类
二、《马可福音》中人物的功能性作用
三、对《马可福音》人物美学价值的叙事学分析
(一)耶稣给隐含读者带来的崇高感
(二)耶稣的悲剧性特征
第六章 《启示录》叙事艺术初探
第一节 人物
一、叙事学中的人物塑造手法:“显示”和“讲述”
二、《启示录》中“显示”和“讲述”的人物塑造手法
(一)上帝
(二)基督
(三)撒旦代表的邪恶势力
第二节 视点
一、《启示录》中意识形态和话语层面的视点
二、《启示录》中空间层面的视点
三、《启示录》中时间层面的视点
四、《启示录》中心理层面的视点
第三节 时间
一、《启示录》中的时间顺序
二、《启示录》的叙述时距和频率
(一)叙述时距
(二)叙述频率
三、《启示录》时间形态的独特性
(一)传统宇宙论的时间观
(二)传统宇宙论时间观在《启示录》中的体现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章 约瑟故事的叙事艺术及其意识形态
《旧约·创世记》第37—50章讲述的约瑟故事作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圣经故事之一,因其强烈的文学色彩,以及连接《创世记》与《出埃及记》乃至整部摩西五经的特殊地位,而具有重要的文学与神学意义。以它为例来彰显圣经博大精深的叙事艺术是再合适不过的。而其体裁的含混性、文本中神圣言说的阙如,以及包含的某种“离经叛道”色彩,更增加了它对研究者的吸引力。
近些年来从文学角度研究约瑟故事的专文、专著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在国内几乎空白,而在国外则是洋洋大观。罗伯特·朗格克瑞(Robert E.Longacre)在其专著《约瑟:一个神圣天意的故事》(Joseph:A Story ofDivine Providence)中,对其文本语言和社会语言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通过分析其希伯来原文中动词的排列和对话的构成,来说明作者讲述故事的匠心独到。朗·普里森(Ron Prison)认为文本既包括语言的因素,又包括文学的典型,故而分析作品要把语言和文学手法结合起来,因此他在《梦的主人》(The Lord of theDreami)中对其进行了语义学和文学的双重解读,但他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解释约瑟故事的文学意义,而是对其中的神学和历史问题进行解答,比如为什么约瑟在《创世记》之外的圣经篇章中极少被提到?他为何无份得到上帝的应许之地?以及他是如何将自己的特殊地位输给犹大的?克劳斯·维斯特曼(Clause Westermann)在其《评述(创世记)37—50章》(Genesis37—50:A Commentary)中通过对故事逐字逐句的文本细读,对它进行了文学的、历史的以及神学的多元阐释。约瑟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以及圣经中最为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之一,也被查理斯·斯温道尔(Charles R.Swindoll)在其专著《约瑟——一个正直、宽恕的人》(Joseph-A Man of Integrity andForgiveness)中进行了多元分析。
由于在叙述背景、主题表达、人物设置、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相似性,约瑟故事也常常被学者们拿来与《以斯帖记》、《但以理书》、《约拿书》、《路得记》以及《犹滴传》进行比较,桑德拉·贝丝·伯格(Sandra Beth Berg)的著作《(以斯帖记):题旨、主题与结构》(TheBook ofEsther:Motifi,Themes,and Structures)就进行了这样的比较研究。此外,由于“梦”的主题在约瑟故事中反复出现,且对情节发展、人物命运、主题揭示发挥了关键作用,约瑟故事又常被称为“解梦文学”。玛丽·胡瑟尔(Marie Hugger)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古代近东的解梦文学进行了系统分类,他把约瑟故事中的梦划分在“象征”的类别之下,并将其与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等地解梦文学中的“象征”意象进行了详细比较。
……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