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开本/介质 | 页数/字数 | 印次/印张 |
---|---|---|---|---|---|---|
9787210038481 | 【美】菲利普斯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2008-8 | 16 |
世界经典《忏悔录》作者
影响人类文明1600多年的思想大师
读者对象:
1.对奥古斯丁生平及其思想感兴趣的教友和学生。
2.关心人生、命运与信仰等问题的读者。
3.传记小说爱好者,也推荐信徒赠送此书给慕道友。
本书特点:
1.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本关于文学的传记,以小说的方式生动活泼的纪录奥氏的生平。
2.本书客观生动的描绘了奥古斯丁哲学思辨的青年,勇于护教的中年和鞠躬尽瘁的晚年,为读者提供第一手研究奥古斯丁的详细资料。
3.本书还原公元四、五世纪古罗马走向衰落的历史背景和宗教面貌,帮助读者体会理解奥古斯丁的生活环境和思想背景。
内容简介:
公元第四世纪,奥古斯丁从北非出走罗马,开始一场人生真理的追寻之旅,历经各种奇妙的波折,最终成为影响人类历史文化1600多年的伟大哲学家与神学家。
本书以类似小说的形式介绍奥古斯丁的复杂经历与挣扎心境,形象地描绘出一个有血有肉地活在真实时空中与你我一样性情的人。书中不仅生动自然地将第四、五世纪罗马帝国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呈现其间,更巧妙地把奥古斯丁的著述何时而写、为何而写以及篇篇卷卷的名称一一列出。
奥古斯丁对人性细致入微的深刻观察,也将启发激励读者对自我的探索与认识。
奥古斯丁简历
■ 354年11月13日,生于北非塔迦斯特,即现今的阿尔及利亚。
■ 372年,年少同居的情妇为他生了唯一的儿子。
■ 19岁读西塞罗的著作,态度彻底改变,开始真切寻求人生真谛。
■ 误信摩尼教前后9年。
■ 383年出走罗马,隔年奉派到当时西方帝国的中心教授修辞学。
■ 386年悔改归正,因病辞去教授之职,与朋友退居在一处山庄。
■ 387年慈母离世,隔年秋天重返北非塔迦斯特,勤究学问,却又痛失爱子。
■ 391年因走访希坡被强行任命为神父,4年后受职为希坡主教,为非洲创建了第一所修道院,牧会时间长达40年,经历三次信仰大争辩。
■ 430年8月28日卒于西哥特人围攻希坡之时。
■ 死后,93项著作和成捆的信件与证道稿,全都奇迹似地保留下来。
1 出走罗马
噢,主啊!母亲是那么痛彻心肺地祈求你不要让我走。可是因着你奥秘的计划,
你不按她当时所求的给她,好叫她能从你得着她一直想要的。
2 误入歧途
我也想相信摩尼教的教义,可是有太多地方渐渐无法苟同。他们认为“善”是被
动无能的,任凭“恶”猖獗蔓延。果真如此,这样发展下去的最终地步会是如何
呢?
3 渴求真知
我真不想责备自己的灵魂,宁愿怪那“潜藏在我里面,却不是我”的那个东西。
噢!全能神啊!那时我宁可胜过你而进入毁灭,也不愿你胜过我而让我得救。
4 主教风范
安波罗修的确是极为出色的讲员。他把我们当作受过教育的人,讲道的风格很精
致,还不时提到柏拉图、普罗提诺及西塞罗……他的演辩技巧实在好到无懈可击
!
5 平定风波
无比的领袖魅力与政治直觉,坚定的信心加上勤勉好学,安波罗修主教的影响力
上及皇帝、文武百官,下达平民百姓;充满深度的证道辞也深深吸引着奥古斯丁
……
6 决志信主
我不想再读下去,也不需要了。就在我读到经句结束的地方,立刻察觉有股什么
涌入心里,好像是一股全然明了的光亮照进去,所有出于怀疑的阴郁,全部一扫
而空。
7 安静清修
奥古斯丁的诸多作品反映出,他在基督教的信仰架构中探寻各样哲学问题。而《
独语录》更令人大开眼界,因为未曾见过哪一位作者,如此赤裸裸地揭露自己理
性与灵魂的对辩。
8 母亲之死
在迦太基,我拋下她一个人,可是她从来不曾拋弃我。在她生病时,甚至感谢神
赐给她一位忠心又关怀她的儿子。我何曾做过哪件事,比得上她对我的爱和为我
作的祷告?
9 重返北非
神还会用你带领更多人归向他,奥古斯丁!用你的口才和文笔来对抗摩尼教。或
许,神带领你回到这里,就是要你拯救那些盲从邪说的无知之人。
10 神职之途
“教义问答”课的学生人数增加得很快,主教有时还得把奥古斯丁藏起来,免得
被私下挖角,多纳徒派和摩尼教也都开始提防这张新面孔……
11 转化北非
到后来,奥古斯丁的修道院晋身为神学院,训练出许多敬虔又有力的主教。他们
带着广博的世界观,散布各省各区事奉基督,这是以往北非的属灵领袖一直做不
到的。
12 牧会风云
为什么我在你面前重新数算这些事?当然不是要让你透过我来知道这些事,却是
要用这些事来激起我自己,以及读者对你的爱,好让我们说:“伟大的主,他的
伟大配得歌颂!”
13 内忧外患
奥古斯丁不断提醒正统教会中报复心强的教徒,教会应作为表明神的教导与恩典
的工具,而非报复的工具。一如过往,他自己设计出一套方法来教育希坡的多纳
徒派会众。
14 修院纪律
奥古斯丁在教导时,深知对神和他的子民有一份极大的责任。他知道必须引导他
的会众走向永生。神已将他们的灵魂交给他照顾,想到这样的托付,他就敬畏而
战栗……
15 反扑势力
奥古斯丁站在远处,看着多纳徒派这支威风凛凛的队伍。他穿的还是那件简单的
黑袍子,走在迦太基的街上,一点也不起眼。然而,在他冷静的凝视中,反映出
不寻常的决心。
16 政教纷争
罗马帝国沦陷一事不仅震动全境,更是让每一个角落都陷入怀疑与害怕的洪流冲
击之中。会众屏息凝神地听奥古斯丁讲道,好像每一个字都与他们的呼吸扣合在
一起。
17 教义辩证
整个北非只有无奈地等待情势改变时,奥古斯丁却没闲着,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
文字反驳战。他写了许多反驳伯拉纠派的简册,大量散发至罗马全境。
18 服事终点
他年迈的双眼闪烁着泪水,会众每一张脸清晰地映在脑海中。他们想都没想过,
奥古斯丁居然会有不是希坡主教的时候;当他们还是婴孩时,他就为他们施洗过
了。
19 属天之城
靠着神的帮助,我现在可以搁下写这本巨书的义务了。让那些认为我说得还不够
或说得太多的人,都能原谅我,也让那些认为我说得不多也不少的人,能和我一
起来感谢神。阿门!
出版前言(节选)
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 354-430年)是古罗马帝国晚期著名哲学家和神学家,他的体系讨论了当时最重要的神学和哲学问题,他的著作堪称神学百科全书。
随着国内学术界对西方思想源流的梳理,奥古斯丁思想体系中的许多观点或理论,与后来的基督教思想,特别是现代思想中一些核心理念之间的关系,逐渐引起学界和读书界的重视。了解西方学术思想流变、历史传承,奥古斯丁是不可或缺的人物。本书则是目前国内第一本关于奥古斯丁的文学传记。
奥古斯丁的父亲是很有地位的异教徒,财产不多,为人懒散偷安,贪恋世俗,直到临终的时候才信奉基督教。他的母亲却是个忠诚的基督徒,很关心儿子的前程;他受母亲的影响很深。人们常常拿他父母双方的禀性,来解释奥古斯丁复杂的个性:“奥古斯丁……既好色,同时也很属灵;他被世界所吸引,然而也潜心于智识的生活;他一方面屈从于友谊,然而另一方面又能断然放下。他是放纵与节制、想象与理性、神秘主义与逻辑论辩的混合体。”
事实上,没有哪种简单的说法可以对奥古斯丁作出诠释。但是,我们却可以抱持“了解之同情”(陈寅恪语)的态度,藉由文学丰富的表现力来了解奥古斯丁追寻真理的一生和著述,以及这位时代巨子的人格魅力。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