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开本/介质 | 页数/字数 | 印次/印张 |
---|---|---|---|---|---|---|
9787531692874 | 【英】李力奇及李希拉 夫妇 NICKY & SILA LEE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2018-10 | 16 |
来自英国亲情关系专家的教养宝典
如何成为称职的父母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鼓起勇气接受考验的时刻,
其中之一就是用白毛毯把孩子抱回家。
可是,关于怎么教养?你知道怎么去做吗?
二十年之后,关于父母和家庭,我们希望孩子们还记得什么?
孩子想到我们的家,会不会想到全家开心的时光?
想到家里的人聆听他们的心事?
知道家里有界线?
知道做错会得到原谅,并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很少有什么能像成功的亲子教育一样,对人的生命产生如此积极的影响;失败的亲子教育对所涉及的个人,甚至对整个社会来说,其恶劣影响都是致命的。
如今几乎整个社会都一致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就是孩子需要强大、积极的父母做榜样。然而,很多父母感觉自己没能做到这一点,他们为无法应对孩子的行为与态度而倍感受挫。
那么,有什么解决办法吗?难道有些人生来就有养育子女的好办法,有些人却没有?是否有可能学习怎样成为好父母?
内容简介:
作合格的父母,培养出身、心、灵都健康的孩子虽不容易,但却有法可依。《亲子书》就像是一本绝佳的父母学习手册。作者李力奇和李希拉夫妇来自英国,是婚姻及亲情关系问题的专家。他们育有四名子女,如今都已成家立业。力奇和希拉从自身经历出发,结合不同家庭类型为例,将深奥的养育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在本书中作者从一开始就给出了他们对“家”的理解,关于家是如何运作的。在这一基础上他们开始教导父母如何创造和美的家庭氛围,如何满足孩子的真正需要,如何通过设立界限塑造孩子的品格,如何帮助孩子在复杂的社会中做对的选择,以及如何将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传递给孩子。
此外,还谈到如何处理青少年抑郁、性行为和上瘾行为等棘手问题,既有科学的态度,又有积极、健康的理念和措施。
我们深信每一位父母都能从这本书中收获极具建设性的经验与启迪。这本书将会帮助很多人避免和解决自己在抚养孩子时遇到的种种难题。
主题:
育儿专家帮你解决和避免自己在抚养孩子时遇到的种种难题。
帮助正在养育儿童的父母和照顾者掌握正确的原则和方法,营造美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
本书特点:
以“家”(家既家人)为中心建立教育理念;
内容实用,启发性强,诙谐幽默中诠释深刻见解
并配有80多幅英式幽默漫画
书中提供非常多的小贴士、提醒和建议;
每章结束都配有启发思考的问题,便于读者应对自己的情况;
一网打尽在教养孩子时面临的各种问题
本课程适用于:
准父母、父母、儿童教育工作者、亲子教育培训者
不论你觉得一切顺利还是面临挑战,
本书适合所有正在养育儿童的父母和照顾者。
来自父母的反馈:
“好喜欢这套课程,让我们受益良多。”
“这套课程提供丰富的资讯,帮助我建立起为人父母的自信。”
“这套课程教导了我跟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
“它在很多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比如,现在看到孩子的某些行为,我就会知道,那是自然的幼稚行为,就不会马上抓狂。”
“虽然我们现在还没小孩,但是这套课程为我们迎接孩子的来临做了很好的预备。”
评论:
《亲子书》内容非常实用,充满智慧的箴言。我相信,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本书会帮助父母们渐渐培养出一个必不可少的素质——信心!这正是为人父母所需要的。
——罗伯·帕森斯(照顾家庭创办人)
本书非常实用,内容也富有启发性。书中尽是幽默诙谐的故事与深刻的见解——是所有父母的必读佳作。作为一位父亲,我知道自己一定会在以后的年月中反复研读这本书!
——蒂姆·休斯 (教会领袖)
这本书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育儿书籍之一。书中蕴藏的独到见解非常实用。有了它,我们才能努力成为孩子最好的父母。《亲子书》是父母的必备读物。
——J·约翰(作家、讲员)
《亲子书》实用易懂,介绍了成为好父母的真正诀窍,帮助父母努力做到最好。
——贝尔·格里尔斯(国际演说家、作家)
成为父母本应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养育子女会带给每个人许多未知的挑战,这些挑战能引起恐慌,也能带来挫败感。本书内容清晰明了,非常实用。书中的价值观表明,只要对上帝无条件的爱充满信心,这种信念就能帮助每个人形成一套完整的养育子女的方法,这套方法既让人积极、现实地看待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又满怀耐心与感激之情。
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当今这个混乱不堪、儿童福祉备受关注的社会,为父母提供便捷而诚恳的养儿指导是多么必要,而力奇与希拉的这本书就是一份很好的礼物。
——罗文·威廉姆斯 (坎特伯雷大主教)
李力奇及李希拉夫妇是晓喻世界的“国际亲情关系中心“的创办人,他们分别毕业于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是全球著名的婚恋专家,婚姻课程首席培训师。
他们于1976年携手走入婚姻。在历经40多年爱的旅程当中,他们经历各样挑战,包括家庭文化融入、财务危机、家人生病,还有养育四个孩子等,直到如今,他们仍有十足的爱在其中。1985年,力奇和希拉开始举办美满婚姻的相关课程,来分享他们的故事并大获好评。
之后,他们创建了《启发家庭成长的系列课程》,在全世界127个国家,超过46种语言开设,深受各国家庭的喜爱。他们结合自己近四十年做父母的经验,深入浅出,把国际最前沿的教养理念和技巧,通过图书和讲座分享出来。
合著的书籍有《亲子书》和《婚姻书》,他们出版的DVD课程包括《美满婚姻课程》、《美满婚姻预备课程》、《亲子教育课程——儿童篇》和《亲子教育课程——青少年篇》,均已在国内出版发行。
序言
第一部分 理解家庭如何运作
了解家的意义
构建健康的家庭生活
创造精心的家庭时光
调节手足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满足孩子的需求
五种爱之语
建造的话语
一对一的时间
肢体接触、礼物与行动
第三部分 设立界线 塑造品格
管教的根基
为0-5岁儿童立界线
为6-10岁儿童立界
对11-13岁的青少年逐渐放手
有效引导青少年
第四部分 帮助孩子做正确的选择
父母及孩子的怒气
压力、抑郁与饮食失调
性与性行为
酒精与毒品
金钱、电视与网络
第五部分 传递信仰与价值观
确立家庭认同感
解答人生的重大问题
序言
结婚前,我对如何养育孩子有六大理论;如今我有6个孩子,却没了任何理论。
约翰•维尔默(罗切斯特伯爵)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鼓起勇气接受考验的时刻,其中之一就是用白毛毯把孩子抱回家。
厄玛•庞贝克(专栏作家)
皱纹是可以遗传的。孩子可以把皱纹“传给”父母。
桃瑞丝•黛(女演员)
我们往往没有做好准备就成为了父母。养育孩子得不到学位,也没有证书。大多数人完全没有接受过训练。而薪酬呢?在英国,政府发给父母的儿童补助金大约是每周20英镑。
但当我们把新生儿从医院带回家时,我们就会意识到:养育孩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而我们对于该怎么做却一无所知。
养育孩子意味着极大的责任。我们担负着一项重任,那就是塑造人生,而孩子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有时,他们会带来极大的不便。孩子会扰乱我们的睡眠,妨碍我们的计划,激起潜在的、无法平息的怒火。然而,在我们试图教育孩子的同时,孩子也教育着我们。孩子教会我们什么是牺牲。婴儿完全依赖我们,无力回报我们的付出,无法对我们说声谢谢,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变得无私。我们不得不做出改变,慢慢成长,考虑他人的需求,培养耐心,努力保持童心和好奇感,努力应对自己的不安全感,让生命变得更加完整。我们学习如何去爱。
养育子女是比追求自身幸福更高的使命。这份使命的代价很大——父母会劳累、忧虑,有些父母还会遭受丧子之痛;但也会带来丰厚的回报——父母会感受到深深的爱意,也会因参与塑造一个生命而感到欣慰。
尽管有些父母比其他父母准备得更好,第一个孩子的出生带来的影响却是我们无法准备的。我们当时肯定属于“没有做好准备”的那类父母。
力奇
当希拉和我发现我们要有第一个孩子时,我们正在日本生活。距预产期还有两周的一天凌晨,希拉叫醒我,说她感觉自己的羊水破了。我们不知道离孩子出生还有多长时间,而为去医院准备好“必备之物”的重任落在了我肩上。希拉一边淋浴一边朝我喊,在英国朋友寄给她的书里有一个很有用的清单。我找到书,拿出清单,开始疯狂地打包,不敢落下任何一样东西。
“毛巾、睡衣、便袍”,这些都很直观明了。接着是“袜子里装一个网球”,于是,我在凌晨两点一刻搜遍整个公寓寻找网球。这时我意识到生孩子比我以前想的要复杂得多。直到几周后我才得知,分娩时把网球放在腰背部可以缓解背部疼痛。
“分娩时喝柠檬蜂蜜水能解渴并帮助恢复精力。”——当时已经快没有时间了,我匆忙榨了一个柠檬,把柠檬汁倒入果酱瓶中,又加了好几勺蜂蜜。后来我拆包时,把装有柠檬汁和蜂蜜的瓶子放在希拉的床头,瓶子里的东西看起来就像尿液(我忽略了清单上对饮料进行稀释的指示)。当我建议希拉喝一小口时,我注意到有个在产痛间隙日本女人紧皱眉头,一直盯着那瓶柠檬蜂蜜水。很可能她把它当成了西方人用来减轻分娩之痛的古怪秘方。
希拉
生孩子前,我对“自然分娩法”进行了仔细研读,并且天真地以为自己能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那间产房的环境与我想象中的自然分娩环境相差十万八千里。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中世纪的拷问室!我被匆匆抬上一张看起来极不舒适的铁床,床的一头横着一根铁条,另一头悬着两个脚蹬,是为比我矮的女性设计的。我想提出抗议,但我既没有力气,语言又不通。我两手握紧铁条,两只脚被绑在了脚蹬上。然而我的恐惧没过多久就消失了,因为宝宝的出生让任何事都显得微不足道。
力奇
如果说待产病房里的准妈妈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惊讶,那么产房里的助产士可以说是因为我在场而变得惊慌失措。接生时有父亲在场(而且还是个外国人)对这位助产士来说是第一次,对我也是头一回。直到她意识到我可能是来翻译她的指示时,她才慢慢开始放松。离开日本已有26年,我记得的日语单词并不多。但有两句话我会永远记得:一句是“ははしてください!”,意思是“请呼气!”;另一句是“いきんでください!”,意思是“请用力!”。在助产士喊了第三声“いきんでください!”后,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我们的女儿出生了,那哭声好像是在对自己的突然降临提出抗议。
柯丝蒂是在复活节前6天出生的。她从医院回家那天,天空湛蓝,路两边的樱花树正在盛开。我心里想,世界比我以前想象的更加美好。路上行人虽然不多,但我开车比以往更加小心谨慎,我突然感觉自己肩负着巨大的责任。生命中第一次有人对我完全依赖,而我并不想让她失望。
对每个父母来说,想要形容自己第一个孩子(或者接下来的孩子)出生时的复杂情绪并不是一件易事。我感觉内心突然涌现出一股澎湃的喜悦与骄傲之情,其中还夹杂着一丝慰藉,说实话,还有讶异。我们参与了一个孩子的创造,这是一个真实、活生生、会呼吸的孩子。
自此,我们开启了为人父母的旅程。我们总共生了4个孩子,体验了多得完全不曾想像的兴奋、挑战、心痛与喜悦。
养育孩子与在湍急的水中划皮划艇有很多共同之处。我们会受到水的冲击,有时会失去控制,没有选择停止与逃离的余地。有时我们会因猛地向前推的力量而感到不知所措,随时都想与这股力量抗衡。路上会有我们因未经训练而感觉难以应付的危险:有惊险刺激、让我们兴奋之余又屏住呼吸的急流,还有需要果断应对的巨石和漩涡。有时会发生不幸——我们会因皮划艇翻船而不得不游上岸重新出发。有时我们都很享受这种极速漂流。一路上也会有这样的时刻:小艇慢慢漂流向前,两侧是不变的美景,之后划艇的速度又会加快。船上并没有经验丰富的专家从旁协助,一切完全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负责掌舵,引导全家安全穿过每条河段。有时船上的乘客乖巧听话、容易信服,有时候他们却桀骜不驯、不服管教。写这本书的同时,我们也认真思考了抚养孩子过程中的起起伏伏,思考那些最艰难与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养育子女最艰难的方面
希拉
对我而言,最大的挑战是面对自己的缺点——动辄指责人,贸然下结论,没有耐心,有压力时反应过激,孩子难过或气愤时不能认真倾听,太过霸道专横。总之,亲子教育就是在自己面前竖一面镜子,可以看清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力奇
对我来说,成为父亲最难的一点是定期腾出时间陪孩子。我为以前因为工作而挤掉了陪伴孩子、与他们一起吃饭、一起玩耍或是给他们读故事的时间而懊悔不已。
养育子女最有成就感的方面
希拉
抚养孩子最让人有成就感的地方就是看着孩子长大成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天赋与爱好,同时又有家庭认同感。我也很高兴看到孩子们作为兄弟姐妹关系牢固而亲密,当然,也并非总是如此!
尽管养育孩子很辛苦,但我一直很享受全家人在一起的感觉。吃饭时间常常吵闹混乱,我总得无休止地去教孩子们基本的餐桌礼仪,然而日复一日,这样的时刻也让我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近。全家一起度假(包括我们每年都会进行的下雨时在沙滩上烤肉的活动)需要我们充满活力、富有创意,但由此带来的回报却要远远超过所消耗的精力。
力奇
如果暂时不考虑教育孩子带来的疲惫、烦恼与自我反省,我认为为人父母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但我常常设想孩子成长的下一个阶段(孩子们上学后,允许他们自己出门时,或者到了青少年阶段)困难会增多,乐趣会变少。
然而,我的经验告诉我,事实恰好相反。我们喜欢家里有青少年,孩子们常常会带一大群朋友来家里玩。我发现随着每个孩子慢慢长大成人,我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成熟。我很喜欢帮助孩子们面对生命中的每个阶段,与他们讨论生命里的不同选择,当他们有压力或发现他们犯错时不断鼓励他们。
如今,孩子们已长大成人。他们会经常回家来看我们,我们的感情仍在不断增长。
孩子们的看法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互动与相处模式。没有哪两家是一样的。接下来,我们会分享一下我们家的相处模式,以便让大家对我们的写作背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柯丝蒂出生后,我们又相继有了3个男孩:班吉、巴尼和乔西。柯丝蒂与乔西的年龄差距是7岁。我们曾在日本住过,后来移居到英国东北部(班吉与巴尼正是在那里出生的),而最近24年,我们一直住在伦敦中部一套不带花园的公寓中——常常因为空间不足而感觉很拥挤。我们的亲戚都生活在苏格兰乡村,因此孩子们在放假期间就有机会到乡下去体验生活。
我们家男人比女人多,3个男孩都很喜欢运动。家里总是很热闹,人来人往,有些人往往不请自来。家庭用餐时间是一大重要特色:节奏快,声音嘈杂,每个人都争相插上一句话。
我和希拉都不会装作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每件事都做得很好。事实远非如此!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们会用完全不同的做法去处理某些问题。孩子们现在都已20多岁,柯丝蒂与班吉也都结了婚。我和希拉特意请他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做错的时候和一些不当的方法。
柯丝蒂
由于家里有3个酷爱运动的弟弟,晚餐时间的谈话往往与冲浪或者哪个弟弟参加的橄榄球比赛有关。有时我感觉家里没有太多关于“女孩子”的话题。3个男孩自然而然就会认为任何关于衣服、购物与化妆品的话题很无聊。尽管我对这些话题也并不太感兴趣,但我仍然希望可以有自己发现的空间,可我却并没有感觉到家里另一个女人——妈妈——对我的支持。这也是我周末喜欢与一位朋友一起玩的原因之一,她家里只有一个姐姐,我感觉她们谈论的东西很有趣。随着我慢慢长大,我觉得妈妈意识到了我这方面的需求——我可以向她倾诉自己的感受,并且非常喜欢这种感觉。
班吉
我记得有一次度假时,爸爸对我大发雷霆,而且那一次对我而言完全是不公平的。当时我们都坐在车里等着爸爸带我们去冲浪,乔西一直在戳弄我们。我和巴尼都努力克制自己不去理会他,可是爸爸上车后,乔西仍然不断地烦我们,最终我没忍住,揍了他。当时,爸爸勃然大怒,对我说:“本杰明(班吉的大名),下车!你不能去海边了。”然后就把我拽下了车。
这是我见过爸爸发得最大的一次火。有些时候爸爸完全有理由训斥我们,但他通常都很克制自己的情绪。后来乔西承认是他的错,我记得爸爸向我道了歉。
乔西
事情发生在13年前,我当时只有8岁。但我记得当爸爸把班吉从车里拽出去时,我心里非常难过。我知道一切都是我的错,也知道爸爸、班吉和巴尼会责怪我。
巴尼
我和妈妈很像——体形和性格都很像。强硬、情绪反复无常,颇有苏格兰人的秉性!我们待人真诚,愿意付出自己一切地对别人好。我常常惹麻烦,但我也经常受到责备,常常受到不公正待遇!记得有一次我们三兄弟本应一起收拾屋子,但我们却开始打闹,把房间弄得一团糟。妈妈走进来说,“巴纳巴斯(巴尼的大名),给我马上住手!”但打闹的并非只有我自己,我们三兄弟都参与了打闹。
班吉
有时候,我真的很同情巴尼。他没少让父母操心,但也没少吃苦头。
巴尼
有一次,妈妈把我从楼上“扔”了下去。当然,她并不是有意的。我记不清自己当时干了什么,有可能是故意惹妈妈生气——我过去常常喜欢惹妈妈生气。总之,妈妈走过来想抓住我,我跳到一边,朝自己的房间跑去。妈妈追了上来,这时她已是怒气冲天!妈妈力气很大,因此我设法躲开她。我紧抓着卧室门不放手,妈妈试着拉住我以便能好好教训我。
恰在此时,我松开了门把手,而妈妈拉我的力量把我甩到了楼下。我没有受伤,但妈妈吓坏了,忘记了先前的怒火,所以情况变得对我有利,最后我们互相道了歉。
柯丝蒂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爸爸工作压力特别大,但他从来不跟我们谈论这些——他想保护我们,所以家里从不提及这些事情。我们都明白当时非常艰难。我那时十多岁,已经是懂事的年纪,但爸爸也没跟我作任何沟通。这并不利于我与爸爸之间的关系,让我对他有些望而却步。当然,我们现在无话不谈,但当时如果能这样做就更好了。
乔西
我觉得爸妈对我管教太松;这绝对是“第四个孩子综合症”。他们本应督促我努力学习,但他们不怎么管我的考试,对我的学习也不说什么。可能在看到柯丝蒂对自己的学业产生了过度焦虑之后,他们不希望再看到类似的情况。如果他们当初敦促我努力学习的话,虽然可能会让我感到有点儿烦,但肯定会让我变得更好。我还不够成熟,有时即便面对A级大考,都不知道需要多么努力。
谢天谢地,孩子们的恢复能力都很强!在阅读这本书,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我们希望大家都可以受到这样的鼓舞:“爱能遮盖许多的罪。”我们一直把孩子们当作独立的个体对待,关爱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家里重要且宝贵的一份子。强烈的家庭认同感让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哪怕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摩擦。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独特的旅程,你们的也一定如此。
本书的目标
教育孩子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发现我们的社会文化变得更加复杂,更加苛刻,甚至更加可怕。当今这个时代充满刺激,让人兴奋,有时也会让人困惑不已。但即使新技术层出不穷,全球化与互联网发展迅速,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仍然有很多真理,它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市场上有很多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令人错愕的育儿方法。我们这本书的目标却是向读者传递一些简单的见解与久经考验的价值观;读者很容易就能把它们应用到家庭生活中,尽管每个家庭的生活看起来与我们的大不相同。我和希拉在教授两门亲子教育课程(《儿童亲子教育课程》与《青少年亲子教育课程》)的过程中,以及在与成千上万的父母与专业人士的交流中的体会是:无论处境如何,我们都能做一些事情,让我们的家庭生活变得更美好。书中提供的建议都是基于我们自身的经验以及我们从别人那里学到的宝贵而实用的秘诀。
我们没有经历过有些父母所经历的非同寻常的痛苦挑战。无论是孩子饱受疾病的折磨,经受丧子之痛,或被继子女拒绝,还是孩子有行为障碍或毒瘾,这些我们都没经历过。虽然应对这些挑战不在本书的范畴之内,但我们在书后的附录中推荐了一些相关的书籍与机构,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帮助。对于独自教育孩子的单身父母,我们理解你所面对的困难是双重的,希望书中提到的观点可以为你提供帮助与鼓励。
家庭生活很少能如我们希望的那样井然有序。我们会壮志满怀地为孩子制定这样那样的计划,但他们往往不愿配合。他们看不上我们的想法和安排,无论是对他们的家庭作业、睡觉时间,还是从医的生涯。有时孩子会弄得我们精疲力尽:不当的行为,不休的争吵,一团糟的屋子,不合理的要求,荒谬的时尚感,还有无休止的需求等等。有时,我们可能蛮怀念以前没有孩子的时候,那时生活是如此的轻松惬意,都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才好,或何为忧虑。
我们不禁问:“成为父母到底是谁的主意呢?”我们早已把关于做父母的美好幻想抛诸脑后,最后发现自己变得和孩子们一样不可理喻。
偶尔,我们所做的只是努力熬过每一天,悔恨自己辜负了所有人,包括我们自己。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有为之奋斗的理想,并且无需因为达不到目标而过分自责。
对于我们来说,基督信仰让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变得与众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它直接影响到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你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而且即便你不是基督徒,也同样可以从这本书中受益。
无论你正处于抚养孩子的哪个阶段(正等着孩子出生,处理幼儿的各种问题,还是与青少年打交道),无论你当前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我们都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以及实用方法,能让大家为己所用。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启发你,鼓励你,让你清楚前方道路上有什么,而不是让你感到愧疚、无所适从,或者一想到为人父母就感到疲惫不堪。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