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梯书屋有限公司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无语问上帝 联系客服

原价
¥29.00
销售价
29.00
  • 累计销量45
  • 浏览次数4545
  • 累计评论4
首页
书籍参数
ISBN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开本/介质 页数/字数 印次/印张
9787510402074 【美】杨腓力Philip Yancey 新世界出版社 2016-4 32
商品细节

 我们的生命中是不是有很大的失望,从来没有跟人提起过?我们的人生中是不是遇到很多难以解释的磨难和困苦,挑战着我们的信仰?

 现实生活和信仰盼望之间似乎总存在一条鸿沟,叫我们心生怀疑,大声发问:上帝公平吗?上帝沉默了吗?上帝隐藏了吗?
   杨腓力以其独特的视角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从旧约到新约,从亚伯拉罕到约伯,从耶稣到保罗,他发现:要了解上帝的作为,先要了解创世以来,上帝与人之间发生过的种种爱恨情仇,才能明白为什么今天我们处于一个看不见上帝,却要凭着信心来经历上帝的年代。信心即是相信即使在黑暗低潮中,上帝的爱依然存在。上帝需要人类给他的,不是对他彻头彻尾的分析,而是单单的爱。



  这本书滋养、提升了我的灵命。似乎对我而言,作者用了真诚、简单明了的方式,陈述了许多重要的道理。

                                     ——布坎南(Fredrick Buechner)


  很少有人能像杨腓力这样提供这么好的答案,来安慰几乎破碎的信心。

                                    ——施蕴道(Charles R. Swindoll)


  本书为那些渴望听到上帝声音的人,提供了慰藉和方向。

                                ——《今日基督徒妇女》(Today’s Christian Woman)


  从未有一本书像本书这样强调:对神有信心,简直就是个神迹,几乎就像从天而降的礼物一般。

                               ——《基督教文摘》(The Christian Reader)


  在福音派作家中,没有人能像杨腓力那样让我敬仰和欣赏。

                                 ——葛培理(Billy Graham)

作者简介

杨腓力(Philip Yancey),当代美国最重要、最受欢迎的基督教思想家和作家之一,《今日基督教》杂志的主编。
杨腓力于1949年在美国佐治亚州出生,一岁时父亲即逝。在美国南方严肃、正统的教会氛围下长大的杨腓力,反而成为了一个对上帝充满怀疑、叛逆甚至愤怒的异数。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他在惠顿神学院读书期间,在那里,杨腓力第一次对神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经历,并决定一生委身于文字事奉之中。
1971年,杨腓力成为《校园生活》杂志的编辑。1977年,《有话问苍天》问世,这本书获得了ECPA(Evangelical Christian Publishers Association)年度图书金奖。三十多年来,杨腓力笔耕不辍,12次获得美国ECPA年度图书金奖,其中《耶稣真貌》和《恩典多奇异》更在1996年和1998年被评为ECPA年度图书;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5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国,影响了超过1500万读者的生命。
杨腓力的文字功底纯熟,洞察力深沉过人,他的作品诚实、生动地探讨信仰生活中的艰难和困惑。杨腓力说,他的呼召正是“为那些生活在信仰边缘的人发言”。
杨腓力的代表作有《无语问上帝》、《恩典多奇异》、《耶稣真貌》等。

杨腓力主要作品一览:

《有话问苍天》(1977年初版,1990年再版)
《无语问上帝》(1988)
《杨腓力的牛角尖》(1989)
《疼痛》(1993)
《耶稣真貌》(1995)
《恩典多奇异》(1997)
《欢喜读旧约》(1999)
《寻神启事》(2000)
《何必上教会》(2001)
《灵魂幸存者》(2002)
《另一个世界的传言》(2003)
《祷告》(2006)

目录

目 录

前言

卷一 阴影中的神
第一部 只听见沉默
01. 要命的错误
02. 理查德的迷雾
03. 不敢出声的问题
04. 倘若
05. 追根寻源
第二部 屡屡寻见的天父
06. 冒险的杰作
07. 为人父母
08. 无遮蔽之光
09. 光辉灿烂的一刻
10. 火中传语
11. 受了伤的恋人
12. 好的不可思议

第三部 步步靠近的人子
13. 降生人间
14. 极大的期待
15. 羞怯?智慧!
16. 迟来的神迹
17. 进展
第四部 全盘翻转的圣灵
18. 转换
19. 风中的改变
20. 达到最高点

卷二 在黑暗中看见
21. 打扰
22. 问题在于……
23. 宇宙中的角色
24. 神公平吗?
25. 神为什么不详细解释
26. 神沉默吗?
27. 神为什么不插手?
28. 神隐藏了吗?
29. 约伯乐极而终
30. 两项赌注,两则比喻 

试读

我发现有许多人,在他们所想象的基督教信仰和他们所亲身经历的生活之间,存在一条极深的鸿沟。许多人长期被各种强调辉煌成就的书籍、讲章和个人见证所影响,以为上帝在人身上的工作都是十分精彩且戏剧化,以至于如果在生活中没有这些迹象,就会大失所望,甚而有受骗或罪咎的感觉。……

失望的产生是由于所期待的和事实不相符合。所以,这本书的前半部在探讨圣经,好使我们对上帝有正确的期待。我本来犹豫是否应该从这方面开始写,因为我知道许多人,特别是那些失望的人,是不太愿意听圣经怎么说的。但除了上帝神自己为他本身作解说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起点呢?我先尝试去除个人的预设,把圣经当成一本情节精彩的故事书来读,结果十分让我吃惊,可以说跟我过去大半生长久以来所听的故事很不一样。

我也不尝试探讨神迹的问题。因为我以为神既有超自然的力量,当然可以行神迹。问题是他为什么不多行些神迹?为什么不多显些兆头,让一些真诚的怀疑者可以相信他?为什么他还容许罪恶和苦难在世上蔓衍?为什么神老是做事平平,而不是神气活现?


理查德离去后,我心中觉得好一阵悲哀。有人会说:他没有绝望的理由,但我从他的故事,他紧扭的双手,脸部绷住的线条,终于体会出他气愤的原因,这也是一个人所能经历最大的痛苦:那就是遭受背弃的痛苦。就像一个沉浸爱中的人醒来时,忽然发现所有的美梦竟然黯淡无存,全然消逝。他曾经将一生赌给神,神却令他大失所望,全数输光。


今天有些基督徒就是盼望世界上充满着各式各样显明神确实存在的奇迹异能。我听了一些谈及过红海及埃及十灾的讲道,这些传道人渴想,上帝如果今天也照样施行他的大能该有多好。但以色列人在旷野经历那么多神迹,结果仍令人三思。事实上,神迹真能培育信心吗?显然地,从以色列人身上证明,这种信心不但不是上帝所要的,而且奇迹只会叫人沉溺于奇迹中,并不会叫人转向上帝。

好好地读过圣经,我才发现我所遇见的上帝并不是像一束云烟一样捉摸不定,却是活生生的个体。这个个体独特到一个地步,就像真人似的。他有极深的情感,可以感触到快乐、挫折和愤怒。在先知书里他痛哭哀伤,如同产难的妇人,“急气而喘哮”。一而再、再而三,上帝会因人的行为而大感震惊。当以色列人在火中焚烧自己的儿子,作为燔祭献给巴力时,这无所不知的神却大声疾呼:“这不是我所吩咐的,不是我所提说的,也不是我心所起的意。”而他明知以色列人必须受惩罚时,却哀愁地自问:“我因我百姓的罪该怎样行呢?”我当然知道“神人同形同性论”(anthropomorphism)这字,意指借用类似人的性情来解释描述。但是,上帝“借用”人类的体验,所呈现出来的风貌,的确更显真实。


从科罗拉多回来,我对上帝有一番崭新的领受。经过两周的圣经研读,我强烈感到:别人对他怎么品头论足,他可是一点儿也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他渴望承受人对他的爱。他的话,几乎篇篇都传达了这份渴望。回到家中,我了悟自己一定得着手做一件事:去挖掘这位热情的、渴求他子民来爱他的这位上帝、跟他的子民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所有对上帝失望的感觉,追根究底都源自这份关系的破裂。因此,我下定决心,要探索一个以前不曾想过的问题:“究竟当上帝是什么滋味?”

设若我们以这位为人父母的上帝的眼光来想一想:上帝是不是故意“退后”一步,好让约瑟的信心可以达到成熟?是不是这就是为什么创世记要用较多的篇幅来描述他的生平的原因?约瑟在经历试验之后诚然学会信靠:上帝不一定会把困境移开,但在困境中却还能施行拯救。以至于在咽下眼泪之后,仍能诠释他的信心,而对曾经要谋害他的哥哥们说:“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

因着耶稣,上帝了解我们对他失望的感觉。这样说会太过分吗?否则我们如何解释耶稣的眼泪,和他在十字架上的呼叫呢?我们几乎可以把本书的三个主题,都丢到他那句狂喊上:“我的神,我的神,你为什么离弃我?”希伯来书说,上帝的儿子因苦难“学了顺从”。只有当一个人受试探想要去违背时,才有可能学习顺从;受试探想要去逃避时,才有可能学会勇敢。
耶稣为什么在客西马尼园里不拔刀自助?为什么拒绝差派天军降临拯救?为什么拒绝依从魔鬼的挑战使世界向他下拜?原因是:如果他这么做了,他就糟蹋了他来到世上最重要的使命─成为跟我们一样的人,一样的生,一样的死,按着上帝创造的规律来运作进行。

乍看之间,约伯彷佛在审问上帝,控告上帝对无辜人不公平的行为。他的气愤、讽刺、被出卖的痛楚、因而几近亵渎的言词,听起来很熟悉,很现代。几乎把我们对上帝最深的埋怨,表达净尽。然而不管约伯是怎么想,第1、2章里证明上帝不受审问试探,而是约伯在受考验。全书的目的不在苦难:痛苦时神在哪里?因开场白已交代过这问题。全书的主题在信心:痛苦时约伯在哪里?约伯会有什么反应?要想了解约伯记,就必须从这一点开始。

时间的观念是上帝和我们看法上最大的不同。这种不同造成许多没有解答的问题。也造成其间的分歧。
有人问:“上帝在创造万物之先做些什么?”奥古斯丁以为既然上帝在创造万物时发明时间,这个问题根本无意义。只会显露出发问者是受时间观念的限制,所以才发出这种问题。在时间之“先”只有永恒,永恒对上帝而言就是无穷尽的现在。对上帝而言,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

圣经从来没有低估失望感的痛苦(约伯记中一切复原后的快乐只占一章的篇幅,痛苦却出现四十一章之多,对痛苦描述的比率之高可想而知),但总加上一句:都是暂时性的。我们现在的感受不会存到永远。我们的失望本身是一种记号,一种疼痛,渴望那更好的来到。而信心就像一个人想家的心境─一个从未到过,但却无时不在渴想要去的家。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论数据
在线客服 ×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

物流信息

×
...
展开 收缩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