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开本/介质 | 页数/字数 | 印次/印张 |
---|---|---|---|---|---|---|
9787101097412 | 【美】沙伦 M.凯、保罗·汤姆森 | 中华书局 | 2014-1 | 32 |
【内容推荐】
本书首先通过对奥古斯丁的生平和著作的简要介绍,使得读者了解其思想的形成过程,而后则对他在神学、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重要思想进行详细阐述,有条不紊地帮助读者领会这位神学家和哲学家的主要思想体系,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译者周伟驰,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毕业,《基督教思想评论》执行主编,曾出版过的个人专著包括《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记忆与光照——奥古斯丁神哲学研究》。译著有《三位一体与上帝之国》、《论三位一体》等。
1导论
奥古斯丁的生平和时代
奥古斯丁的著作
新柏拉图主义
2神正论
恶的问题
自由意志论和决定论
意志的发明?
存在大链条
神圣有罪性
恩典
原罪
神圣道德性
兼容论
3知识
怀疑主义
奥古斯丁的“我思”
固有观念说和经验主义
神圣的光照
感知
奥古斯丁的本体论证明
奥古斯丁对科学的贡献
4内在的人
三位一体
潜意识
心智的语言
时间
5伦理和政治理论
上帝之城,人间之城
爱与贪
使用和享受
唯意志论
反对文化和教育
奥古斯丁的政治悲观主义
正义
作为惩罚秩序的国家
6奥古斯丁的遗产
参考书目
潜意识
第一个例子在数百年之后才开花结果,此时仍只是一颗种子。
当代哲学家们所发现的一个难以解释,但不可否认的心灵层面是潜意识。潜意识所包含的心智活动范围是人类具有,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想想有这么一个女人,她每天都发誓对自己没有孩子绝不感到遗憾,但每天晚上都梦见自己成了母亲。有人会说,这个女人在内心深处知道自己所作的决定是错误的。不过,出于某些原因,她的显意识拒绝承认这点。再想象你看到这个女人在玩具店里买东西。假如你问她为何在这里,她会给你一个借口,显得与她做母亲的秘密愿望毫无关系。潜意识是令人困惑的,因为心灵看起来认识某事,但同时又不知道它知道这事。
当然了,关于潜意识的最有名的理论家是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年)。弗洛伊德相信,每个人都有秘密的幻想,这些幻想本质上常常是极为性感或狂暴的。在他看来,古典文学里许多戏剧性的主题,实际上是人们难以否认的、他们都拥有的潜意识欲望。在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里,故事主人公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杀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弗洛伊德假设,许多男人在内心深处都仇视其父亲,对母亲则有着性的感觉。他将这称作“俄狄浦斯情结”。在健康的个体那里,心灵强大到足以将这样的潜在欲望压抑下去。但如果心灵不够强大,个体就会变得神经质,开始表现出反社会的行为。弗洛伊德发展出一套心理分析技巧,帮助这样的个体重获心智平衡。
弗洛伊德和奥古斯丁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否认的。
首先,两个人在心灵分裂结构的观念上都依赖于柏拉图。
其次,奥古斯丁本人就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一个例子。他与父亲的关系是相当节制的。奥古斯丁对于死者常常是落泪哀悼、痛哭不已的,甚至对他从未见过的人也是如此,但他对自己父亲的死去只是一笔提过,这怎不令人感到惊异呢?同时,他和母亲的关系却令人关注。《忏悔录》的弗洛伊德式的读者就常常引用书中的某些段落,即奥古斯丁透露出母亲莫尼卡对自己有着一种“过分属世的亲情”的地方(D77)。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奥古斯丁在《论三位一体》里发现了潜意识。他写道:
这告诉我们,在心灵的深处有着对各种事物的各样意识。在被想到时,它们就多少在公开场合亮相,在心灵的视野里变得愈加清晰了。正是在这时,心灵发现自己记得、理解并爱某物,这本是它在想着别的事物时没有想到的。但是,假如该物我们已很久没有想过,除非得到提醒,否则不能够想到,那么天知道在何种古怪的意义上它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本知道的某个东西。至少提醒者对被提醒者这么说是正确的:“你知道这个,但你不知道你知道它。我要提醒你,你就会发现自己知道你本以为不知道的东西了。”显然,文学执行着这一功能。当它涉及读者在理性的引导下发现为真的事物,而不只是相信作者所说它们是真的,就像在读历史时那样,读者是在和作者一道发现它们是真的,他们或者是在自己之中,或者是在那引导着他们的真理本身之中发现这个的。(译注:奥古斯丁认为,宗教真理和科学真理都是读者可凭自身理性理解的,但历史知识只能凭相信权威得到。)但若有人即使得到提醒而关注这些事物,也不能够看到它们,那么就是陷在心灵的盲目之中,陷在愚昧的黑暗深处,并需要来自上帝的特别帮助,使之能够获得真智慧了。(K,I/5,377)
假如奥古斯丁像弗洛伊德一样是个无神论者,那么他很可能发明精神分析法。但既然他不是,他就依靠着上帝,以为潜意识只是人类记忆的另一个面相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在奥古斯丁和弗洛伊德之间拣起潜意识观念的思想家寥寥可数。即便像笛卡尔这样的固有观念论者,也固执地认为心灵的活动对自己乃是透明的。
心智的语言
奥古斯丁用来维护记忆的核心地位的另一个领域是语言哲学。奥古斯丁的语言哲学尽管是强有力的,但也是简朴的。它强有力到足以吸引新近最有名的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年)。在《哲学研究》里,维特根斯坦引用了奥古斯丁两次。之所以他是如此引人注目,是因为《哲学研究》极少提到别的哲学家,引用更是将近没有。
下面就是《哲学研究》开篇中所引用的《忏悔录》第1卷的内容:
听到别人指称一件东西,或看到别人随着某一种声音做某一种动作,我便记下来:我记住了这东西叫什么,要指那件东西时,便发出那种声音。从别人的动作了解别人的意愿,这是各民族的自然语言:用面上的表情、用目光和其他肢体的顾盼动作、用声音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或为要求,或为保留,或是拒绝,或是逃避。这样一再听到那些语言,按各种语句中的先后次序,我逐渐理解它们的意义,便勉强鼓动唇舌,借以表达我的意愿。(D9,引用周士良译本)
在这段话里,奥古斯丁表达了指称定义(ostensive definition)的观念——通过指称而建立起一个词的意义。
奥古斯丁的语言哲学严重地依赖于指称定义的观念。在他看来,词语指称世界中的物体。也就是说,词语是这样的符号,它们只有在被理解为代表独立地存在于它们之外的物体时,才是有意义的。语言行为依赖于词语或象征领域与事物领域的一种直接对应。
这种理论看似合理。显然,很容易举出例子来支持它。我们常用闪光的卡片和图画书来教孩子们怎么说、读、写。看来,在语言的获得中,运用指称定义是很关键的。
但是维特根斯坦反对奥古斯丁的理论。相反地,他论证语言行为是一种类似于玩游戏那样的“生活形式”。重要的是,人们知道怎么做出正确的行为。行为是自足的,它并不指向外在的某物。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一个词的意义并不是来自于它的所指,而是来自于它被以一种特定的方式使用着。
这是一种颇有挑衅性的说法。要成为一个娴熟的讲英语者,你必须知道“猪”的哪种用法是恰当的,哪种是不恰当的。我们可以想象,即使没有“猪”这个词所指的实物存在,我们也能进行关于“猪”的全面谈话。实际上,许多人认为,我们在谈论“上帝”时就是如此。宗教语言是一种生活形式,并没有涉及它自身之外的某个东西。也许同样的情况对所有的词语最终都是真的。毕竟,在某些反实在论者或主观主义者看来,像石头和猪这样的事物是不是真的存在或其本质为何,我们并不是完全清楚的。即便我们知道怎么谈论它们,情况也仍旧如此。假如我们的语言行为不是别的,而只是一场自足的游戏,那么指称定义就只是游戏中的另一步棋而已,它并不指称游戏自身之外的某个东西。
在《哲学研究》第32节,维特根斯坦想要反驳奥古斯丁的指称理论,其根据是,要是像奥古斯丁所描述的那样学会语言,人就得已经知道一门语言了。
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可以描述如下:假设经验主义者是正确的,人生来就是白板一块,想象在这样的条件下,你试图教会某个孩子“走”这个词。你指着某个正在走路的人,并说“走”,你怎么设想孩子通过你指着手指,就知道了你是在指你的手指之外的某事物呢?要跟得上你,孩子就得心里已有某物,就是一个概念(“走”的概念),该物需要一个名称。
对维特根斯坦而言,这证明了语言指称理论的失败。在他看来,当我们学习语言时,并不是早已在心里有一套概念。所以,我们并不能通过将一个词与其概念连接起来来学习一种语言。维特根斯坦暗示,一个人可以运用指称定义来学习一门第二语言。假如你已经知道“ambulare”这个拉丁词,那么你就能通过将“walk”这个英语词与你心里已经有的拉丁词“ambulare”连接起来而学习到它。不过,根据维特根斯坦,我们却不能将这当作一种普遍的语言理论。
奥古斯丁可以比大多数人所想象的更容易反驳维特根斯坦的批评,来维护自己的观点。
首先,他很清楚,指称定义依赖于注意到声音和面部表情等组成“各民族的自然语言”的东西(D9)。这种整体主义不会走得像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那么远,但却不像某些批评者所设想的那么贫乏。
其次,奥古斯丁否认经验主义的这么一个论点,即人类生来就是白板一块。人类是生来就具备充满了先天观念的心灵的。奥古斯丁举“幸福”为例。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幸福”的概念,它只是需要一个名称。
最后,奥古斯丁可以承认,指称定义等于学习一门第二语言,但此前早已有的一门第一语言就是由内在的思想词语构成的心智语言了。他在许多地方暗示了这一点,但表达得最明显的是在《论三位一体》第9卷讨论记忆时。他写道:
凭着这一形式,我们构造出关于事物的真知。它们是一种词语,我们早已通过内在地言说而产生了它们。它们一旦产生,就不会离开我们。当我们对别人说话,我们就将内居的词语通过声音或身体姿势表达出来,这样就可以借助一种可感的提醒物,使得同样的事物也发生在听者的心里,它们本来早已存在于、且不离开于他们的心灵了。所以,我们用来对人们的行为表达赞同或不赞同的言行,没有一种不是早已用内心说出的词语预备好的了。没有人愿意做他事先没有在心里作为一个词已说出来的事情。(K,I/5,277-278)
内在之人的词语形成了理解世界并与之互动的基础。
不过,我们却不要走得太远,说奥古斯丁认为尽管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差异,尽管所谓“表层语法”(surface grammar)之间存在差异,但人类却有一种共同的“深层语法”。假如这种说法是对的,我们就可将奥古斯丁视为生成语言论(the innatist theory of language)的先驱了。生成语言论经过威廉(William of Ockham,1285—1349年),在今天与乔姆斯基(Noam Chomsky,1928年—)连在一起。生成论者认为,学习就是将口说的和书写的词语与内在的词语连结起来。这些内在的词语形成了人类共有的一种语言,有时它被称作“心语”(mentalese)。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