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梯书屋有限公司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上帝之善 联系客服

原价
¥85.00
销售价
78.20
  • 累计销量0
  • 浏览次数2016
  • 累计评论0
首页
书籍参数
ISBN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开本/介质 页数/字数 印次/印张
9787208149076 【美】史蒂芬•朗 Stephen Long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12 16
商品细节

什么是上帝的“善”,上帝的“善”与我(会众)有何意义

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神学多角度回答“善”的问题

【内容简介】

  本译著提出关于善的各类问题,并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神学多角度加以回答,思路新颖,阐释逻辑性强且生动。

  本译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偏重“理论”,涉及关于善的哲学和神学传统。它从伦理学角度来阐释“善”的含义,认为伦理学是对善的追求和对恶的规避。作者通过援引来自哲学、小说、神学及圣经中的各种资源,遵循圣奥古斯丁、阿奎那、康德、尼采等伟大思想家的思路,认为善与恶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善比恶更加基本,因为上帝的创造本身是善的,而恶就似一个无理数,荒谬而无法解释;与恶相比较,于我们的存在而言,善是基本的,恶至多是善的丧失状态。但是,仅仅通过伦理学这门哲学学科,我们不能够解释善所具有的迷人的魅力,而神学则考虑这种神秘的、迷人的善呼唤我们去追寻它,而不是某种单单通过我们的意志努力而去实现、定义、创造或解释的善。基督教神学将这个善称为“上帝”。


  第二部分阐述了第一部分所提出的那些思考的实践意义。在解释了具有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过程之后,既提出了传统以来基督教对于社会秩序问题的各种回应,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案例,如家庭、种族、战争与和平、经济、警务等,以此阐释教会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有些问题可能只限于美国,有些却是国际范围的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史蒂芬•朗 (D. Stephen Long)
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美国马奎雅大学伦理学教授 (Cary M. Maguire University Professor of Ethics) ,知名国际学者,多产作家,如《上帝之善》(Goodness of God)、《神圣经济学》(Divine Economy)。
第一译者:段素革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译有《生命之树——圣经智慧之探索》、《怎样阅读<出埃及记>》、《事关己者》、《哲学人类学》(合译)等著作。

目录

导言
1.  作为社会建构的道德准则
2.  上帝、善以及作为存在之超越属性的善
3.  善与圣灵
4.  存在没有上帝的善吗?
5.  存在没有善的上帝吗?
6.  恶中存有团结吗?
7.  善的追寻
第一部分  伦理学从属于神学
1.   超越恶,去追求一种令人着迷的善
1.1  以“催眠之器具”看待善恶
1.2 “被卷入”
1.3  被卷入悲剧性的命运
1.4  超越恶
1.5  向着令人着迷的善:被卷入对上帝的追寻
1.6  互竞的视野/可供选择的不同追求

2.   康德对宗教的道德革命:追寻自由
2.1  批驳一种狭隘的神学:康德的批判问题的有用性
2.2 “亦此亦彼”的神学
2.3  康德之问:感性对象可以是神学对象吗?
2.4  康德的回答及其对宗教的道德革命:上帝只能通过自由而被思索
2.5  克服康德哲学之过
2.6  对康德答案的重复:公共神学家
2.7  马克斯•斯塔克豪斯的普遍道德秩序
2.8  罗纳德•塞曼的教条主义的政治自由主义
2.9  伊斯梅尔•加西亚:《尊严:拉丁美洲眼中的伦理学》
2.10  作为公共身份的教会
2.11  伦理学从属于神学:作为神学家的托马斯•阿奎那
2.12  忘掉康德的答案,记住康德的问题
2.13  耶稣:国之善、国之需、国之敌

3.   通过神圣性的美来超越恶:真神、真人
3.1  上帝、自由、善恶
3.2  恶的现实存在
3.3   基督论之为人论
3.4   一种天主教教会学的选择?
3.5  双重效应:康德哲学的追寻再探
3.6   对象与意图
3.7  自由仅仅是“别无可失”的另一种说法
3.8  “你们便如神,能知善恶”
3.9   堕落
3.10  灵知 (诺斯替) 主义关于善的内在性
3.11  作为非本质属性的恶
3.12  恶的救赎

4.   作为“悔改”的基督教伦理学
4.1  修复的圣职
4.2  正经的悔改
4.3  作为一种德性的悔改
4.4  悔改的丢失
4.5  最低限主义与礼仪书传统
4.6  这是伦理学吗?


第二部分  教会与其他社会组织
5.   教会:欲望的安排
5.1  十二使徒的形成:一次新的创造
5.2  教会的失败
5.3  以婴孩洗礼还是成人洗礼来变更统治者呢?
5.4  不团结:教会的标志之一
5.5  社会组织的正常秩序及教会的非必要性
5.6  合理欲望——超自然德性的顺从
5.7  诸罪宗
5.8  恩惠与真福
5.9  恩惠的社会组织
5.10  掌控欲望
5.10.1 头三条戒律:教会生活
5.10.2  第四诫和第六诫:家庭生活
5.10.3  第七诫到第十诫:爱你的邻居
5.10.4  第五诫:暴力

6.   家庭
6.1  教会的社会再生产
6.2  婚姻之善
6.3  谁是我们要侍奉的主?
6.4  作为偶像崇拜以及不合之根源的家庭:种族的产生
6.5  一、圣、公、使徒性的黑人或白人的教会?
6.6  另一种可选择的家庭生活方式
6.7  忠诚的反对派
6.8  基于公民秩序理由的反对
6.9  福音的再希腊化
6.10  对希腊精神的基督教再改造
6.11  堕胎:人类肉体的商品化
6.12  堕胎:治国术还是教会政治?
6.13  死之尊严
6.14  按经济学的语言来讲,老龄化是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
6.15  迫在眉睫的社会保障危机
6.16  按神学的语言来讲,死亡是对博爱的参与
6.17  尊敬长者
6.18  处于冲突中的语言

7.   市场
7.1  象征着利益交换的耶稣
7.2  圣餐礼的实现
7.3  角色的反转
7.4  公有制?
7.5  质询传统
7.6  资本主义的设计
7.7  普世的教会与普世的市场
7.8  政治(非)现实主义
7.9  一种普世经济的文化逻辑
7.10  国家与军事力量
7.11  教会
7.12  教会印记与市场创痕

8.   城邦
8.1  皇帝的去神圣化
8.2  神性的再现:政教合权
8.3  刀剑的力量
8.4  上帝与暴力
8.5  作为实践虔诚之心的战争
8.6  从斯巴达到克劳塞维茨
8.7  暴力的让与?
8.8  作为国家工程的信仰自由
8.9  现代战争
8.10  谦卑的逻辑:把相对的东西变成绝对的,这是引发战争的根源吗?
8.11  为什么这种分析没能奏效?
8.12  作为补救的谦卑
8.13  犯罪与惩罚,悔改与和解
结论

试读

中译版前言

《上帝之善》最初发表于13年前。当回顾其中的论证时,我清晰地看到我后来发表的许多作品都源于它。它的核心论点是:尽管不无困难,上帝之善仍然为我们所能认识到的所造之物创建了一个秩序。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是在基督之中发现上帝之善的,上帝的创造借由他、为了他并且在他之中进行,因此他既是我们存在的源泉,也是我们存在的途径和目标。我们通过基督之身这个中介来认识他,而这个身体又始终活在教会之中。因此,教会在呈现基督教伦理时扮演着主要角色。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并不是从谈论教会开始,而是从这样一个问题开始:“伦理学是什么?”答案是,伦理学是对善的追求和对恶的规避。当然,这样的一个答案只会带来更多的疑问:什么是善?我们如何知道它?什么是恶?它与上帝有何关系?通过援引来自哲学、小说、神学及圣经中的各种资源,我为这些重要的问题提供了我自己的答案。我的论证遵循了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伟大神学家的思路,认为善与恶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我的意思是,在某种悲剧性的辩证关系中——如善恶必定共存,善与恶并不相互依赖。相反,善比恶更加基本,因为上帝的创造本身是善的。而恶就似一个无理数,荒谬而无法解释,不常被理解,它本来就不应该被理解。与恶相比较,于我们的存在而言,善是基本的。恶至多是(那个)善的丧失状态——缺乏或有缺陷。但是我的论证不只是要提供一个关于善恶的描述,还要强调:以我认为最有意义的方式构想善的唯一方式是要认识到善不是一个存在于某个形而上领域的独立理念。创造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上帝是善的而所造之物具有与上帝一样的形像。因此,神学不应该被置于伦理学之下——似乎容易认为后者比前者更具普遍性。本书第一部分的核心旨在鼓励读者根据神学来思考伦理学而不是相反。
   本书的第二部分阐述了第一部分所提出的那些思考的实践意义。在这一部分,我援引了教会实践当中的实际现实,这一现实存在于一切时间、空间之中,不受国家、种族、民族的限制。教会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它给予我们的东西是其他公共机构或制度不能够提供的,也就是说悔罪与和解的手段。对基督教信仰来说,伦理生活存在于这样一个过程中:它起于浸礼——应该终生只有一次,然后经过认罪和悔过,在圣餐礼中达到顶峰。圣餐将我们结为一体,在其中,上帝和他的被造者通过既是全人又是全神的基督这个中保和谐地居住在一起。悔罪和圣餐不像浸礼,它们是可以重复的,因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朝着上帝在浸礼当中使我们成为的那个人——像基督一样——转变。在解释了这个过程之后,我将其应用于众多的具体问题,如家庭、种族、战争与和平、经济、警务等等。有些问题可能只限于美国,有些却是国际范围的问题。我确信第二部分所涉及的这个过程具有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有效性,是这个过程维持了教会的存在。
   很高兴这本书的中译本就要出版。我曾在中国教学和旅行,那是一段棒极了的经历。我也曾很荣幸地在马奎特大学为中国学生开设一门基础的神学入门课程。在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中,16世纪时利玛窦等人就何为善何为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和中国学生一起思考这些问题时,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上次在北京的时候我还有幸参观了利玛窦的墓地。
   感激中国朋友对此书的翻译、校对、制作和出版献上的心血。最后,我想向我的朋友同时也是我的同事杨克勤教授表达我的谢意,感谢他给予我和我的工作的支持。没有他的帮助,我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现中国具有的那些真善美。

史蒂芬•朗                                                                                2014年3月17日
前    言
本书既可以从头开始读,也可以从中间开始读。我有意将它分为了两部分。第一部分偏重“理论”,涉及关于善的哲学和神学传统。第二部分则偏重“实践”,既提出了传统以来基督教对于社会秩序问题的各种回应,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案例,这将有助于我们以神学的角度来思考家庭、种族、经济、犯罪等问题。
读者可从任一部分开始阅读,不过,这两部分对于理解这本著作的论证都必不可少。第一部分是“形式”,第二部分是“质料”。“形式”会让读者熟悉“质料”,没有“形式”,“质料”会显得无关紧要。倘若能够同时阅读这两个部分,可能会更容易实现本书的目的,但是这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除非有神助。我的意思并不是说阅读本书需要神启的灵感,我真正想说的是,读任何书都可能需要这样的灵感。因为这样的灵感能使我们看到感官存在——易于流逝的日常物质存在——背后的深层含义。这诱使我们认为:不必言说上帝,我们便能够从具体的物质实例出发,提出对于善的各种说明。我以两部分的方式写这本书就是努力在避免这样的诱惑。上帝之重要在于其善,而唯有在上帝耀眼的光辉中观看到这一点时,才有意义,因为是上帝的光辉给了善以存在。任何读者,只要关注这些问题,我都希望他或她在思考善的物质性时不要遗忘上帝,而且在思考或言说上帝的时候也不要遗忘善的物质性。
……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论数据
在线客服 ×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

物流信息

×
...
展开 收缩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