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开本/介质 | 页数/字数 | 印次/印张 |
---|---|---|---|---|---|---|
9787552701647 | 高台 |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 2013-10 | 16 |
教你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得着智慧的心!
编辑推荐
三代高台人,十年高台路,翻转生命无数!
平信徒领袖栽培,细胞小组倍增,属灵生命复兴,肢体关系真诚!
内容简介
高台就是一个让自己看清楚自己的地方,是道德的高台,是价值观的高台,是人生境界的高地。当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的价值观却日渐迷茫,人心浮躁,信仰缺乏,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集中突显。要构建美满的家庭、和谐的社会、和睦同居的社群关系,必须从自我认知和找回迷失的自我开始。
我们的生理靠DNA基因遗传,我们的心灵也有一个情商的基因,决定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和幸福指数。本书是作者十年来研究、辅导数千人生命状态的结晶,从内在医治到外在更新改变,旨在帮助人建立一种热诚、透明、安全、健康的全新的人际关系,进而实现自助亦助人的超越。
高台情商10 要素
●聆听的“三不”原则
●做“转播台”,不做“垃圾桶”
●学会分辨
●真实与透明破碎
●接纳的问题
●良心的问题
●权威的问题
●满足的问题
●反应的问题
●建立正确的关系
媒体推荐
我和妻子很荣幸能与职场朋友一起参加“高台情商”的系列培训。坦诚地讲,在我参加过的众多培训中,这是最棒的培训经历之一!真理、真诚、真爱充满其间!亲爱的朋友们,真诚地邀请您和您的企业能够经历这份特别的体验。
——李振华
上海赛克思福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董事长
职场的朋友们,如果您困惑于如何与同事建立健康的工作关系,如果您希望改善您与领导之间的沟通方式,如果您希望在职场中寻求信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我向您郑重推荐“高台情商”的培训。在这里您将学习到建立关系的核心,与人沟通的关键,以及信仰、生活、工作的优先次序。真诚地欢迎您加入“高台情商”的大家庭。
——陈潺潺
北京惠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讲师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原资深项目经理
上帝所赐予人的情感是公平的,但人有经营自己情感的责任。“高台情商”使您知道怎样经营情感,直到收获爱情。
——张金生
“高台情商”高级讲师
你想了解自己的情绪吗?你想找到管理情绪的捷径吗?你想识别他人的情绪并与他人有效沟通、和谐相处吗?《高台情商DNA》在智慧和爱的引领下,让你切实感受到聆听所带来的无条件的接纳、尊重、支持、鼓励和关爱,诚实地透明自己,找到真我的自由,找到管理情绪的密码。让我们一起感受智慧和爱的魅力,重建关系,做真正的自我。
——王臻英(Lily)
“高台情商”高级讲师
“高台情商”培训是打开智慧之门的敲门砖,有光从这打开的门中照出来,让人的心里亮堂。当你使用“高台情商”去帮助辅导别人时,你的心中会越来越亮,明如正午。这时,你会发现,自己过去的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将来的每一天,更是充满了盼望和爱。这就是数算自己日子的方法。
——彭建敏
“高台情商”高级讲师
DNA是人类遗传的基本载体,分别来自父母,循环往复构成生命的延续。是相同血缘间的传递。而高台情商DNA——人心灵的情商基因,则能在不同血缘、不同群体、不同地域间传递,是一种发现自我、破碎自我、感知他人,进而产生群体凝聚力,激发正能量,造福和谐社会的能力。十年来,“高台情商”培训事工,从教会到社会,从牧者、核心同工到职场员工,给无数婚姻受伤、心灵迷失、关系招损的受伤者,送上了真诚的祝福。
——张庆棠
青橄榄文化创办人
畅销书《货币战争Ⅰ》《失传的营养学》《妻子,荣耀的帮助者》系列出版策划人
高台,留美学者,国家执业咨询师。“高台”理念倡导者,“高台”机构创立人,默默地为心灵迷失、关系招损、前路无望的人做着疗伤、劝和、导航的工作,更帮助无数家庭受损、婚姻破裂、自我放弃的需要者,重新定位人生,绽放光彩。
前言 智慧在呼唤
第一章 聆听的“三不”原则
第二章 不做“垃圾桶”,做“转播台”
第三章 边聆听边分辨
第四章 真实与破碎
第五章 真实与透明
第六章 “情商”源于真智慧,而不是感觉
第七章 接纳的问题
第八章 良心的问题
第九章 满足的问题
第十章 反应的问题
第十一章 权威的问题
第十二章 建立正确的关系
前言 智慧在召唤
本书的写作,不仅仅是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些原则和故事,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一起聆听智慧的呼喊。这呼喊的声音,从遥远的过去,一直灌入我们的内心,让人警醒、谨守,谨记智者的教训,来应对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我们的生理靠基因遗传,同时还有变异;我们心里也有一个情商的基因,决定我们的喜怒哀乐、人际关系及幸福生活,这就是幸福情商DNA。幸福情商的基因,主要和我们的心、我们的耳、我们的口和其他各项感官有关,无形中形成了人与外界沟通的各种渠道。只要我们遵守本书介绍的十条准则,就可以发掘我们心中的智慧,呼应人类历史上各个时代智慧的呼喊,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智慧人。因为“智慧人必发光,如天上的光;那使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但12:3)。
作为一个六十年代的人,小时候认为的“智慧人”就是战斗英雄,指挥千军万马的将领。凭着自己有限的经历,我能想到的场景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场,士兵们为了占领一个制高点,冒着枪林弹雨,往上冲杀。同时,守在至高点的勇士,也不甘示弱,借助于自己的有利地形,坚守阵地。我会想到上甘岭,人民志愿军坚守的这座山,即使被美军的炮火削去几米,也没让美军得到上甘岭的一寸土地。这些都是从电影上看到的,从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章中读到的。我很羡慕那些战斗英雄们,后来我发现自己的许多思想、行为都受到了这些革命英雄的影响。他们在那个时代的确是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在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向后人呼喊……
青年时代,我所经历的是高考的战争,一门门的功课,就像是要攻克的一座座山头。每所学校都有一些名列前茅的尖子生,他们似乎是“智慧人”,胜算在握。十年寒窗,为的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没想到又赶上了改革开放,一时间,街上卖茶叶蛋的商贩,收入超过了大学教授。人们很迷茫,路在何方?之后,一股股的商业浪潮袭来,让许多人出人头地,成为百万、千万、万万富翁。他们似乎象征着成功,是具有影响力的“智慧人”,成为许多人效法的榜样。而社会一直提倡的“好人好事”、“革命精神”,在金钱面前却显得越来越软弱无力。
智慧在呼喊,他在呼喊什么?难道非得有人再次抛头颅,洒热血,才能唤醒人们的一些良知吗?人类历史难道注定要献上人的生命才能前进吗?我们的文明在进步,不能停留在荒蛮状态。人类进步到可以登上月球了,但人们回过头来,却依然彼此对问:“你幸福吗?”这是多么令人心酸的一问!一问三十年,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
本书是作者与几千人交流辅导,研究他们生命状况的结晶,把这些方法与众分享,为的是让人与人之间都能互相考察,互为借鉴,让人与人能够和睦相处,让我们的社会能够和谐。我们一起来寻找智慧,寻找幸福,建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且把这些原则作为我们行事为人的准则,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这就是幸福情商DNA的魅力。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我小时候常常对自己默念的一句话。现在想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首先,我当时并不明白,“天生”是什么意思。但即使不明白,我相信自己是“天生”的,那么,我人生的路就是“天定”的。这对我的一生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我人生的低谷中,我从来没有放弃过。现在,我知道,这位“天”从来没抛弃过我,也没放弃我。这个“天”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一位全知、全能的智者,是一切智慧的源头。
再说“我材”。我是个什么“材”?当时我也不知道。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拙口笨舌,毫无用处。有时候,我又相信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挑灯夜读,争分夺秒,这是我学生生活的写照。我珍惜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直到现在,我也无法忍受浪费时间的人和事。前不久,途径香港,本来是中午的航班,被改到下午三点,我悻悻地接受了。等到三点,又被告知,飞机延误到了五点。我非常愤怒,就用机场的电脑给航空公司发了一封抗议信。事后再想,航空公司也没办法,因为是飞机晚点了。我凡事都要追求高效率,在《幸福情商DNA》的编排上,也能看到这一点。参加学习的人,不会浪费一点时间。学员一直都处于“专心”的状态,这就可以保证他们有最大的收获。这样看来,我是个爱惜时光的“材”。
最后说“有用”。人有没有用,不是自己说了算,要看别人怎么说,尤其是自己最亲的人怎么说。一个单单为自己而活的人,不能算有用的人。现在看来,以前自己认为“有用”的,现在却是“有损”的。比如,在我学生时代,以为只要学习好,就能成为有用的人,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后来我发现,有些最根本的东西,我却没有学到。那就是做人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不是从课堂上或从书本中能学到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也就是说,对我影响最大的首先是父母,然后是老师、同学、同事、朋友等我人生路的旅伴。我的父母身上有很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但这些特质从来没有上升到核心价值观的层面。是父母没有智慧,还是他们没有方法?通过观察,我发现方法很重要。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里讲的就是方法。
本书所介绍的方法,之所以能上升到DNA(基因)的层面,是因为这些原则反映了人性中的一些本相,不会随着时代、种族、地域的差异而改变。所以,这些最基本的方法是我们发现自己价值的途径。我并不是试图拿出一套道理来教训人,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你要自己去寻找,查验自己内心,倾听心中真智者的声音。
当今社会的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最后完全迷失了。因为一切都在变,人们很难抓住一些不变的东西。人心浮躁,信仰缺失,这是当今社会很大的一个问题。但是,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不应该轻易改变的。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并把这些核心价值观传递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才是最有价值的。金钱与物质都是身外之物,并没有永恒的价值。远大的理想正在离我们远去,剩下的只有急功近利。我们都迷失了。要找回迷失的自己,必须从自我认知开始。只要照着本书介绍的方法去做,在看似简单的分享中,人内心深处的良智开始发声,在心与心之间激荡、传递,沉睡的良知苏醒了,人与人之间的真爱恢复了……
《幸福情商DNA》的学习,最少需要三个人参与,可以是朋友、同事、恋人或夫妻,也可以是互不相识的人。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这门课程。本书只是给大家提供方法和引导,主角是你们。需要你们自己去谱写生命的故事。在这里,你可以真正地认识自己。你可能会问,我没有安全感怎么办?我不想和别人分享我的感受怎么办?不用担心,当每个人都按照相同的原则分享并且倾听时,大家就会产生共鸣,几天的时间所建立起来的关系,要超过平时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积累。互无芥蒂,彼此相爱。这种爱是大爱,不是自私的、情欲的爱。在这里,你会有惊人的发现,渐渐地会有“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看自己、看别人的眼光也不再一样。
参与者还有进一步服务的机会。我们鼓励学过这门课程的人,再去带领别人学习。教人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我现在看待别人和自己的方法和过去相比,有了天壤之别。十几年前,我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现在,无论什么样的人,我都能接纳。也就是说,我从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变成了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我过去不敢坚持自己的原则,甚至会丧失做人的准则。现在,我坦坦荡荡地做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种自信,来自于对自己清楚的认识和接纳。这是为人的根本。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借鉴,本书也提供了一些哲言金句作指导。这些智慧的话,都是在我的生命中,一句顶一万句的。但我只是抛砖引玉,更多的智慧还需要参与者自己去发掘。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都需要一个可以衡量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必须是恒定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这就是信仰。我们希望帮助社会的各类团体,建立自己的信仰体系,一起达致更高的人生境界。我们是一群齐心向上的人,是超越自我、彼此看顾的同路人。
上苍在看顾,时代在呼唤,愿本书为你开启一扇沟通之门,使心灵相通。先人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智慧,现在轮到你了,请安静己心,与几个同路人,一起上路吧!
力量的来源
智慧 ↓ ↓ ↓ ↓ ↓ ↓ ↓ ↓ ↓ 爱
五个工具 和方法
情商是发现自我,破碎自我,感知他人,
产生集体凝聚力,激发正能量,造福和谐社会的能力。
接纳的问题
良心的问题
满足的问题
反应的问题
权威的问题
正确的关系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聆听的“三不”原则
聆听的首要原则,就是“三不”原则:不插话,不打断,不评论。在分享的时候,只说自己的事,不评论他人。
力量的来源
智慧 ↓ ↓ ↓ ↓ ↓ ↓ ↓ ↓ 爱
工具 方法之一
不插话,就是当别人分享的时候,他人不可以插嘴,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敲边鼓”。这会打断讲话之人的思路,也有失礼貌。更重要的是,插话的人,往往可能只是打趣,并没有认真倾听对方讲话,所以,对人对己都没有益处。还有的人虽出于好意,怕对方一个人讲话,自己不回应,尴尬冷场,所以就时不时插上一言半句。其实,这只适用于较浅层次的沟通。如果要深入了解一个人,这样的插话很容易打消对方说话的积极性,谈话很快就会中断。
不打断,就是要让人把话讲完,不可中间“加塞”。打断别人说话的人,常常是没有耐心的人,且肯定也是一个爱讲话的人。这样的人不是一个好的聆听者。他们思维敏捷,并且有很好的表达能力。面对这样的聆听者,人们往往感觉有压力,甚至觉得自己很笨,这点小事还要说,说也说不清。这样,很多人就选择沉默。这样的关系往往流于表面化,不能深入。爱打断别人讲话的人,人们会选择“敬而远之”。
当下信息爆炸,人心浮躁,社会所需要的不是人云亦云、高言大志的人,而是能静心倾听,专注力强,能透过纷乱的现象看清事情本质的人。在幸福情商小组学习中,参与者连续几天吃住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所以,不要急于发言,而要切实操练“爱是恒久忍耐”,就是要耐心地听完每个人的分享。
不评论,就是对讲话之人所说的内容不做任何个人的判断。有人认为,说些鼓励、赞美的话是有益的。事实上,我们自认为是“好话”,听到对方的耳朵里,可能会变成“坏话”。尤其是在关系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任何“好话”都不能算为“好话”。除了说出口的评论,那些未说出口的评论,即心里的评论,比说出口的更有影响力。因为,话说出口,你很快就会看到对方的反应,然后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态度。没说出口的话,得不到这样的反馈,会在后面的交流中不断得到强化。这就相当于你在心里给人贴上了一个标签,以后每次接触,你都会用这个标签去比对他。你心里会说:“他就是这样的人。”一次、两次、三次,你就给这个人定了性。他再说什么,对你来说都无济于事了。无声的评论是良好关系的“杀手”。
作为小组的带领者,要带头遵守“三不”原则。因为小组带领人的目的,是帮助小组成员。如果一个人不开诚布公,你就不能帮助他。人的情绪非常复杂,没有人能够通过很短的谈话,就准确地了解别人的内心。此时最需要的是“接纳”。无论对方说什么,都照单全收,完全站在对方的角度和他一同思想、一同经历,进入对方的频道,“我”不存在了。
在我带领情商小组学习时,也有违反“三不”原则的时候,教训是深刻的。一次,北京某名牌大学的几个学生来参加周末的学习。介绍他们来的老师事先跟我说,某某是“同性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同性恋”,我很好奇,但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标签”,那就是这样的人不正常。在分享的过程中,我果然发现这位同学许多“不正常”的表现,包括他的说话和行为举止。在第二天晚上的分享中,我自我感觉“良好”,就在这位同学说话的时候,插了他的话,并且取笑他。他当时的回应让我无地自容。我知道自己“失言”了,就掩饰过去,继续培训。几个月后,我突然收到这位同学的一封电子邮件,他向我道歉,说他在培训中冒犯了老师。我更是愧疚,于是回复说 “该道歉的是我”。他最终没有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我深深为此遗憾。
还有一次,一位声望很高的长辈来参加为期4天的情商小组学习。直到培训的最后一天,这位长辈都在论断别人、教训别人,却从不谈自己。和他同组的一位女士,实在忍无可忍,就当众把这位长辈“教训”了一顿:“你自己是当老师的,从头到尾都没有遵守‘三不’原则,你怎么为人师表?”终于,这位长辈谦卑下来,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说了一遍。女士能够理解他了,两个人拥抱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同样是这位女士,在我带领的另外一个情商小组里,在5天的培训刚刚开始三个小时就被我的一句“好话”得罪了。那时,为了让小组学习有足够的时间分享,我亲自为他们买菜,但需要他们自己做。我买菜的原则是,首先要经济实惠,土豆、白菜是我的所爱,所以我会买很多。但众口难调,每次都有人感觉吃不好。只因是免费的培训,也不好说什么。这次我按照惯例宣布说,我会负责买菜。这位女士马上说,不要麻烦老师,我们自己买吧。我的回应是:“除非你嫌我买的不好,想吃些好的,那你就自己买。”这本是我的真心话,也是好意。但是,在培训结束3个月后,我突然接到了这位女士的电话。 她很郑重地告诉我,我说的那句话对她伤害很大。她说:“从那天起,我一直都在想老师说的这句话。老师说我很馋,爱吃。”这让我大吃一惊。我马上向她道歉,说明当时的情况,希望她能谅解。
“三不”原则应用很广泛,而且关系越亲密,越要牢记“三不”原则。在大多数婚姻关系中,如果双方在沟通的过程中,能坚持“三不”原则,许多问题都不会过夜。许多夫妻苦苦挣扎,因为他们已经生气,想要做到“不含怒到日落”,实在是很难。如果能够在开始沟通的时候,就把握好“三不”的尺度,也就不至于生气了。因为,聆听就是爱,当一方怒气冲冲地找对方理论时,对方能以恒久忍耐的心来聆听,并且尽力理解对方的感受,那么怒气很快就会消散。如果没发怒的一方,能灵活地应用本书介绍的方法,通过提出恰当的问题,让对方继续说,自己继续聆听并理解,那么夫妻双方每一次的沟通,都能变成一次彼此造就的机会。
2011年秋天,一位小有成就的职场菁英来参加情商培训。4天的培训刚刚过半,妻子就看到了他的变化。这对年轻的夫妇有两个精力旺盛的男孩。妻子是全职妈妈,以前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开始抱怨丈夫。而丈夫的对策就是一走了之。一直等到妻子的火气下去后,才回家。这次,同样的一幕又上演了,但是,丈夫没有走。他坚持“三不”原则,耐心地倾听妻子的抱怨。第二天参加聚会时,妻子当众夸奖丈夫学会聆听了。
丈夫们要记住,当妻子抱怨时,你需要做的只有“三不”,没有别的。不要以为,妻子在要求自己马上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有时候,“三不”原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像这对夫妇,妻子压力的来源,是因为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限制了自己生活自由,不能出去工作、交际,而且他们决定要自己带两个孩子,不交给老人或阿姨带。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一年365天,妻子要天天面对和解决两个孩子的需要:吃喝拉撒睡、不能懈怠的教育,还有两个小男孩无休止的打闹,等等,这一切足以让年轻的妈妈精神崩溃。与这些比起来,丈夫听听妻子的一些抱怨,岂不是小菜一碟!
我认为,年轻人学习夫妻相处之道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几对夫妇一起操练聆听“三不”原则。先把“三不”原则讲清楚,然后请妻子们先分享。本书里中有许多和婚姻相关的问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个问题,然后从自己开始轮流分享,可以随意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要管什么家丑不可外扬之流的。只要有一个带头爆料的,其他妻子的爆料肯定一个比一个精彩。这真是个减压的好办法,也是影响丈夫的好办法。当丈夫听完妻子们的发言后,妻子们会发现,原来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当一个人听完别人的抱怨后,就会发现,原来我所抱怨的也是我最宝贵的。正因为我们看重这些,所以才抱怨。而且,我们抱怨的,往往是别人想要但却得不到的。比如,有两个孩子的,在全中国也为数不多。没孩子的,会因为谁做饭、谁刷碗而抱怨。这与那对有两个孩子的夫妇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儿科了。
也有夫妻为性生活不和谐而抱怨。这个问题也不是天下独你一家才有,自古以来就有。只是我们的文化把它封闭起来,现在又以一种不恰当的方式暴露出来,成了许多婚姻关系的杀手锏。也有的夫妻,丈夫没有骨气,妻子却是女强人。这些女人的心事,又有多少人知道呢?这些都是可以拿出来分享的。许多事,听得多了,就明白了。
本书为大家预备了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针对自己的问题,然后是针对职场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的问题。学习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针对自己的问题是小组中每个人都要分享的,一个都不能漏掉,不然就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产生负面影响。要安排充足的时间,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把话说完。所以,最理想的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大家吃住在一起。最起码要保证有一整天的时间,长一点更好。本书中提供的问题,分享一周也说不完。因为情绪积压很久的人们,就像一座座火山,我们要让他们把这些能量一点点地释放出来,而不是一次性的爆发,既伤害自己也伤害亲人。连续几天的时间,就可以让这些能量充分地发散,也给了人消化的时间。
此时我们会看到人的不同表现,有的人单刀直入,很快就谈到了自己问题的核心;有的人则喜欢兜圈子,避重就轻,自己说不清楚,别人也听不明白;还有的人干脆就不开口,两三句话就过去了。如果时间不够,结果就只能听到第一类人说话,最后那些人就没机会了。这样,小组内部会产生冲突,沟通不能深入,小组活力不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建议大家准备两三天的时间,争取一次性把书中所有的内容和问题都分享完。你会发现,花这点时间是值得的。与其每天郁闷地生活,不如花些时间,找回自己幸福情商的DNA,然后轻松上路,享受人生!
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带领人。带领人就是培训的召集者,要带头遵守“三不”原则,带头分享自己生活中不如意的地方。这需要谦卑,更要有服侍的心。下一章会讲到,聆听时,怎样当“转播台”。也就是怎样处理听到的信息。这是造就人的关键。因为,人们普遍遵循家丑不可外扬的规矩,究其原因,就是大家不会处理听到的信息。于是,很多信息就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谈,一个人或一件事很快就被传得面目全非了。
“三不”原则,在亲子关系中的妙用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批评太多。如果你同意这一点,那么请你试试“三不”原则。和孩子操练“三不”原则,需要更多的智慧,因为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与成人大不一样。首先,孩子是用感觉来思考的,也就是说,他们只能把自己感受到的表达出来。并且他们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成人习惯用语言表达,他们是用喜、怒、哀、乐等感情来表达。其次,孩子的感受比成人的思考更接近实际,也就是说,孩子表现出来的未必就是错的。这一点,许多做父母的都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这样。这就使父母常常处于战略上的优势,战术上的劣势。所以,不如暂不发表意见,听听孩子怎么“说”。
1.聆听是怎样中断的?
(1)要证实我们是好父母,立刻中断听的过程,指出错误,或者企图去援救。而不是好好的聆听,让孩子找出解决的方法。
父母常犯的错误,是自然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用自己的主观意愿,代替孩子的意愿;把孩子的问题,当做自己的问题。这种代替孩子解决问题的父母,最终不能培养出健全、独立的孩子。孩子和父母的沟通,也不是真正的沟通,因为父母没有聆听孩子。正确的方法是,好好聆听孩子,帮助他们明白自己所面对的情况,然后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这样的习惯。虽然小时候孩子对父母错误的处理问题方式没有大的反应,但是错误的方式会成为一种习惯,以后孩子有问题,就不会和父母说了,因为说了就会被侵犯,被命令,被解决。
(2)父母没有好好地了解孩子的感受,太早下判断。
这是没有遵守“三不”原则的典型表现。太早下判断,会先入为主,孩子会觉得委屈,但又无力反驳,渐渐地会变得没有主见,不敢表达。
(3)父母常为自己的观点做防御性的解释。
一旦父母拿定了主意,就想方设法让孩子服从,所以会运用大人的优势,表面上在和孩子讲道理,实际上是强制孩子服从。为什么不按照孩子的方式,让他们大胆尝试呢?
(4)中断聆听,对孩子进行道德或价值上的教训。
孩子最不擅长的是讲大道理。因为孩子天真,没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如果父母凡事都要讲一通大道理,上升到道德和价值观的层面,会让孩子觉得很不真实。更何况,父母自己也做不到自己所说的,这就更有害无益了。
(5)无法聆听。
父母心态不好,会把外面的问题带到家里来,心根本静不下来,无法聆听孩子。
(6)想要惩罚孩子。
用惩罚来管理孩子的父母,往往自己也受过这样的家庭影响。这种家庭暴力必须被矫正。在幸福情商中,体会聆听的力量,会帮助破除这种暴力倾向。积压在人心中的怒气,如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再加上聆听者无声的安慰,会使人获得平静安稳的力量。因为“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赛30:15)
操练聆听,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下面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开始这个操练。
2.在成长的过程中,谁是你最好的聆听者,谁最知道你的心?
在自己的小组里,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然后轮流回答,坚持“三不”原则。在聆听的过程中,你会惊讶地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大量的人从小就没有聆听者。在有聆听者的人群中,扮演聆听者角色最多的是妈妈,其次是奶奶、姥姥,还有同学、朋友,再次是爷爷、姥爷,最后是爸爸。再对照不同的人的行为方式,我们发现,从小就有爸爸做聆听者的人,往往具有积极向上、大度、善于合作、具有领导力和影响力等特征。有妈妈做聆听者的,往往比较细腻、温柔、善于关心人、能做其他人的聆听者。两者都没有的,往往比较孤独,渴望与人交流。
通过这个问题的分享,可以帮助组员之间建立同理心,并且由此及彼,把这样的同理心用在同事、配偶和孩子身上。人与人之间无论身份、地位如何不同,但有一样是相同的。我们都有父母,都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离开这个世界。这个世上最亲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无论他们怎样对待你,都不能改变这个事实。也就是说,来自父母的爱和接纳,是我们最深层的需要。如果这方面有缺乏的,首先要承认这个缺乏,然后还要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我们的“幸福情商”小组的任务之一,就是彼此满足各自的需要。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聆听者是母亲。母亲对我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我对母亲倾诉,因为母亲能理解我,我也能理解她。多么美好的母子关系!但是,很快这种关系就失去了平衡。我是家中的老二,比哥哥小两岁,接着母亲又为我生下了三个弟弟,母亲的病越来越重,我的内心越来越孤单。之所以孤单,不是因为兄弟多了不好,是因为母亲太痛苦了。在我的记忆中,她经常病得不能下炕,说话有气无力,口吐苦水。我心里害怕,母亲会死吗?那段时间,每个人都吓得不敢说话,而在我幼小的肩头,开始承担安慰母亲的责任。父亲是母亲怨恨的对象,她在极度痛苦中,用尽最后一点力气骂父亲:“你害了我一辈子!”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心里,父亲成了我的“仇人”,因为他害了母亲。我就安慰母亲:“等我长大了,我一定治好你的病,然后接你到我家住。”就是要把她和我的“仇人”分开。
由于母亲的身体时好时坏,我们之间的沟通也有所改变,大多数时候是她诉苦,我倾听。而我只能多说鼓励她的话,给她生活下去的勇气。我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这是我经常报给母亲的好消息,她很高兴。好的学习成绩成了我补偿母亲的方式。在12岁之前,我的童年还算快乐,我经常和村中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在月光如洗的晚上,我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玩打仗的游戏,还有捉迷藏。在塞外草原的小村庄,天苍苍,野茫茫,这样的游戏真是很有魅力。冬天有天然的雪,从山坡滑下,真爽!夏天,找鸟窝,抓马蜂,更是快活。但是,到了回家的时候,我就必须调整我的心态,进了家门,我的责任就是让母亲高兴。因为母亲身体太虚弱,我们都不能大声讲话。所以,回家的路就是我调整情绪的过程。从兴奋的高潮到面对母亲的痛苦,我心里无数次问苍天:“我该怎么办?”这成了我12岁后人生的奋斗目标,就是医治母亲,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现在,我找到了这个方法,并把它呈现给天下所有在痛苦中挣扎的人。
在后面的章节中,还有一系列问题,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了解这些,对我们更好地在现在的生活中扮演聆听者的角色有很大的帮助。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