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梯书屋有限公司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绝版】盟约The Vow 联系客服

原价
¥28.00
销售价
26.80
此商品积分最高可抵现 0.026
  • 累计销量2
  • 浏览次数3837
  • 累计评论0
首页
书籍参数
ISBN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开本/介质 页数/字数 印次/印张
9787510441660 【美】吉姆·卡朋特 克瑞基特·卡朋特 达纳·威尔克森Kim Carpenter/Krickitt Carpenter/Dana Wilkerson 新世界出版社 2013-5 16
商品细节

感动和激励6亿人的生死爱恋,

见证了信仰在患难中感天动地的生死与共;

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

2012年情人节上映首周票房突破4170万美元,

在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播映。

 

1本书取材真人真事,生动感人。通过《洛杉矶时报》《人物杂志》《新闻内幕》《伦敦时报》等媒体的报道,更有好莱坞将故事搬上银幕,影响波及全世界6亿多人,给无数人送去温暖和祝福。

2 故事诠释了婚姻的真谛。婚姻不是激情感受或者浪漫感觉,而是一种责任,一份珍贵的恩典,更是一种神圣的约定,无论祸福,都要用爱守住对彼此的承诺。在当今这个变化多端、不合即分的时代里,本书带领我们回归对真爱的持守和追寻。

内容简介

一对相爱深深、新婚燕尔的夫妻吉姆和克瑞基特,在感恩节前夜驱车回家与父母共度感恩节的途中,突遭车祸,生命危在旦夕。吉姆放弃自己治疗的机会而先救治妻子克瑞基特,终将妻子从死亡线挽回,然而清醒后的妻子却记忆丧失,再也记不得自己的丈夫;因颅脑神经损伤,康复后的克瑞基特不仅不认识丈夫,而且性情大变,原本温柔贤淑的她竟变得任性暴躁,阴晴不定,喜怒无常,对丈夫只有怨气没有爱意。深爱妻子的吉姆,因着在上帝和众人面前的神圣誓约,始终没有放弃,日复一日不离不弃地陪伴护理在妻子的身边,虽然妻子最终也没能想起丈夫是谁,但吉姆最终重新赢得了妻子的爱情。

不管谁劝我离婚,我都只有一个回答:“不,绝不可能。”对我们双方而言,这不只是一个选择那么简单。我不在乎克瑞基特是否还记得我,也不在乎是否需要倾家荡产来照顾她,更不在乎我们最终会在一起还是分手,唯一要紧的是,我不能撇下我最爱的妻子,独自逍遥此生;我曾在上帝面前立下誓约,要在她最艰难和最需要的时候保护她。

我不是英雄,我和其他人一样,有过软弱,犯过错误。若不是因为上帝的保守,不会有今天的我。所以这本书的主角不是我,也不是克瑞基特,而是上帝。这本书见证的是上帝如何带领我们夫妇共同度过漫漫黑夜,迎接生命的曙光。而这生命之光远超过我所求所想。这也是一个关于盟约的故事,是关于上帝的盟约,也是关于我们彼此之间的誓约。

——吉姆·卡朋特

编辑推荐

什么叫生死与共,什么叫不离不弃,吉姆和克瑞基特催人泪下的生死爱恋,经媒体报道后,感动和激励了全世界6亿多人;更经好莱坞搬上银幕,2012年情人节,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首周票房即突破4170万美元,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票房达1.93亿元。然而电影为迎合媚俗吊诡的现代视觉味蕾,加油添醋地编造出一堆吸引眼球的八卦情节,让观众大失所望,希望能一睹真实故事的原貌,相信吉姆和克瑞基特的真实经历比电影更真挚感人。

媒体推荐

对于即将手挽手走进神圣婚姻殿堂的年轻男女,让我以一句忠告来劝诫、提醒你们,要持守一生都不可动摇的承诺来进入婚姻。除非死亡将你们分开。当艰难的岁月临到(它们必将会临到),我希望你们记得吉姆和克瑞基特在暴风雨中同舟共济的故事——手挽手,心连心。这正是上帝对家庭的心意,也是对你的家庭的心意。

——詹姆斯·博士

著名婚恋家庭专家、爱家协会Focus on the Family)创始人

除了真挚的情感和上帝的祝福,这本书还告诉你一个让婚姻保鲜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两个不可能重坠爱河的人重盟婚约?答案是“誓言”本身,它有股巨大的力量,让以上帝之名宣誓的夫妻有机会、也有勇气一生不分离。

                                                                ——董旸

大学教师、“主爱合一”婚恋网创办人

面对根本不认识自己的妻子,纷至沓来的账单,不胜其烦的医疗保险,巨额的治疗费用……吉姆践行了爱是恒久忍耐的真谛,彰显了婚姻里的爱更是一种委身,是不离不弃。吉姆的爱情,是誓约里的爱情,是爱情的誓约,吉姆的爱情如死之坚强。

                                                                    ——李相宜

《要有光》作者

情节的平淡实使得全书的焦点能够集中在男主人公细腻婉转的心路历程上。婚礼上的海誓山盟说起来容易,但婚后实实在在做起来何等之难。所以,本书呈现的就是,在最琐碎最单调的日常护理生活中,男主人公学习如何去爱,爱一个彻底遗忘了自己的妻子,爱一个性情大变喜怒无常的妻子,爱一个对自己没有爱意,反有怨意的妻子。

——译者 喻书琴

作者简介

基姆•卡朋特与妻子克瑞基特有两个孩子,他们一家居住在新墨西哥的法明顿,基姆担任一家公司副总裁,克瑞基特是当地一所学校的代课老师。

达纳•威尔克森是一个作家,社评撰稿人,生活在密苏里州,喜欢旅游、读书、看圣路易红雀队的比赛,闲暇时喜欢和家人在一起。

目录

盟约的力量/序
爱情如死之坚强/序
序幕
第一章 千里姻缘
第二章  飞来横祸
第三章  现代神迹
第四章  痛定思痛
第五章  勇往直前
第六章  物是人非
第七章  重头再来
第八章  恩泽四方
第九章  家庭希望
后  记
译后记

试读

译后记

这是一个绝对真实的故事。
因为真实,所以情节上反而平淡如水,就像婚姻本身。
一对相爱至深,新婚燕尔的夫妻突然遭遇车祸,妻子先是身受重伤,生命危在旦夕;后是记忆丧失,再也记不得自己的丈夫;再是性情大变,因颅脑神经损伤,原本温柔贤淑的一个女子竟变得任性暴躁,阴晴不定,反复无常。所幸,这位丈夫始终任劳任怨,不离不弃,最后重新获得妻子的爱情。
然而,意外车祸、奇怪失忆包括特殊的第二次婚礼并不是故事的重点——虽然可能是市场的卖点。真正令人动容的是男主人公如何日复一日的持续护理,女主人公如何年复一年的逐渐康复。这种护理和康复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沉重的过程。所以反而在大多数时候显得平淡如水,就像男主人公所言:“在我的这个世界,医生、医院、病号餐、治疗、与岳父母同住、处理堆积如山的法律文书、应付医药费用、给保险公司打电话、寸步不离地照顾妻子,构成了我的生活。至于我的工作、我的球队、我的朋友、我的婚姻,已经如梦一般遥不可及…… ”
然而,也正因为真实,所以意境上反而隽永如茶,就像婚姻本身。
情节的平淡平实使得全书的焦点能够集中在男主人公细腻婉转的心路历程上。婚礼上的海誓山盟说起来容易,但婚后实实在在做起来何等之难。所以,本书呈现的就是,在最琐碎最单调的日常护理生活中,男主人公学习如何去爱,爱一个彻底遗忘了自己的妻子,爱一个性情大变喜怒无常的妻子,爱一个对自己没有爱意,反有怨意的妻子。
不过,以第一人称叙述的男主人公并未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爱人形象。相反,多次呈现自身的软弱、惧怕、痛苦,尤其到了最后,怎么努力也无法唤回妻子的记忆,婚姻关系频频触礁后,他患了轻度抑郁症,只好求助心理医生,才有了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更重要的是,漫漫长夜中他始终信靠上帝,上帝也以各种奇妙方式使得他从软弱中得刚强,从惧怕中得自由,从痛苦中得盼望。于是,到了本书尾声,男主人公这样写道:“我不是英雄,我和其他人一样,有过软弱,犯过错误。若不是因为上帝的保守,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所以这本书的主角不是我,也不是克瑞基特,而是上帝。这本书见证的是上帝如何带领我们夫妇共同度过漫漫黑夜,迎接生命的曙光。而这生命之光远超过我所求所想。”
因为有光,所以隽永。


不过,这个真实故事的情节如此平淡,以致喜好精彩、复杂、吊诡的现代人会不屑一顾,以致好莱坞在将本书改编为电影时,几乎完全省略了这位丈夫在病中的陪护,在痛苦中的挣扎。相反,加油添醋地编剧出一堆容易吸人眼球的八卦情节——诸如白富美元素,男女主人公一个是富家女,一个是穷光男,在门第悬殊情况下偷偷结婚。再如三角恋元素,女主人公失忆后与前男友藕断丝连,男主人也穷追不舍;还有婚外情元素,豪门家族惊人秘密曝光,道貌岸然的父亲竟然与女儿闺蜜有染,而母亲一直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以家庭为重,这才驱使女主人公再次回归丈夫身边……
而这个真实故事的主题如此隽永,自然也成了被搬上荧幕的重要原因。可惜编剧虽然试图凸显这种爱的隽永主题,但却没有深入“究竟什么使这个故事隽永”的内核,只好从外观做表面文章,反而显得很矫情。正如网友蜡笔瓶在豆瓣影评中所说的:“当然我也承认,一部爱情电影,精致的外观很重要,美丽的女孩,英俊的男孩,简约典雅的场景,再加上日落晚霞,大海潮汐,城市时尚的街道,精致的咖啡厅面包房,大雪纷飞的夜晚,这一切都保证了影片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可是一部爱情片要有好看的外观并不难,要打动观众还是得靠情感吧!很多影片都通过失忆后‘让你重新爱上我’来展开故事。《盟约》仍然是这个套路,既然剧情没有新意,就只能靠人物和细节来吸引观众,可查宁扮演的男主人公,典型的天生情种,相爱时帮助妻子追寻自己的梦想,妻子失去记忆又毫无怨言的帮她耐心寻找,找不到一丝缺点,太过完美也就意味着毫无个性,此类高大全式的人物形象早就应该被淘汰了,根本不能展示人物痛苦纠结的内心挣扎……”
更可惜的是,电影丝毫不提真实故事中这对夫妇的信仰对其爱情的巨大影响——而这正是其主题之隽永的源头!也不提真实故事中这对夫妇的亲友的帮助。他们并不是独自承担车祸后婚姻的重建,周围还有许多人在不同阶段帮助他们,包括家人的祈祷、朋友的援手、上司和同事的关怀、医护人员的认真救援、社区居民的热心募捐、心理咨询师的持久辅导等。这种整体上温馨友爱的信仰团体氛围方能合情合理地解释男主人公如何能坚持到最后。吉姆一再提及:“若没有我的父母、兄弟、岳父岳母等亲人为我分忧解难,与我同甘共苦,我是没法做到临危不惧、临难不避的。如果让我一个人独自扛这些重担,我肯定会丢盔弃甲,不战而败的。”而电影恰恰相反,有意编造势利冷酷的父母来反衬这对夫妇孤军奋战的纯爱,反而炮制出了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高大全形象。
于是,一本强调上帝如何带领男女主人公度过患难,并使用他们去帮助其他处在患难中的人的书,变成一部强调男女主人公如何勇敢冲破周围人为阻力而重获爱情的电影;一本反映男主人公在苦难中持守盟约心路历程的书,变成了一部反映女主人公独立意识和自我身份寻觅的电影。这种迎合世俗化潮流、爱情偶像神话、现代个人主义思想的主题转换,实在耐人寻思,也令人叹息。更让人无语的是,电影中婚礼一幕实在有反讽之嫌:穿着休闲的男主人公在闹市之中拿着一张纸条念着誓约,一大群嬉皮艺术家在旁边起哄,遭到警察追赶,从这一场景完全感受不到婚约本身的庄严肃穆,更像是表达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反叛和挑战。这也许很酷,但我们会因此被感动吗?
有网友评论道:“电影结尾打出字幕,本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还附上了人物原型的照片,非常普通的两口子,妻子在现实生活中一定不如电影中来得顺利,我想真实的故事一定比电影更富有戏剧性,而他们能坚持到最后,就一定比电影来得感人。”其实,我也觉得如此。在翻译前,我先慕名看了电影,结果大失所望,又带着忐忑之心再看原著,没想到越看越感动。不禁暗想,如果完全忠于原著原型拍一部影片,分别从男女主人公各自的角度呈现其失落、迷茫、信靠、磨合……也许更真实感人。原书虽然没有电影“养眼”,却比电影耐看许多,需要细细品味,细细感受。


我一直在思想,阅读本书能够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其一,婚姻是一种神圣的约定。这约定,首先是双方各自对上帝的约;其次才是彼此之间的约。也许现代人对“上帝”一词比较陌生,但其实在古代,婚姻就一直保持“天作之合”、“天地为证,日月为鉴”这种原初的信念,所以,《上邪》中的那位痴情女子才会指天发誓说:“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正因为男女主人公将婚姻看做是在上帝面前的约定,所以,在相识之初就以近乎神圣的心态谈恋爱。比如他们经过电话深谈、通信交流等阶段后,觉得彼此情投意合,吉姆开始进一步邀约克瑞斯特第一次见面,但克瑞斯特却慎重地回答,自己做决定前需要认真思考并恒切祷告。在日记中她这些写到:“我内心有一种意愿想去见他,因为这会很浪漫有趣,但内心也有另一种意愿让我三思而后行,因为如果此事不是出于你的旨意,我不希望和他有什么感情纠葛。但如果此事的确出于你的旨意,我祈求你向我显明,我盼望你亲自带领。无论我们以何种方式交往,愿你成为我们生命的中心。”等到两个月后她终于答应见面。而吉姆同样出于慎重考虑,没有让她住在自己的寓所,而是在旅馆为她定了一个房间,以避免性的试探,保守婚前的圣洁。“这是出于对克瑞基特的尊重,希望她能够以白璧无瑕之身献给她未来的丈夫。”
而一旦两人确定恋爱关系,很快就很严肃地直奔婚姻主题,而非现代人那种“边拍拖边观望”的拉锯战心态,或者那种“先同居试婚”的侥幸心态。这种心态只会导致情侣们随着交往深入,越来越多看到彼此的真实面目,也就对彼此越来越没有信赖感,随即对婚姻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最后要么以受伤之心断然离开“坟墓”,要么以鸡肋之感马虎进入“围城”。
而吉姆与克瑞基特勇于进入婚姻的安全感则不是建立在对配偶的信靠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上帝的信靠基础上——这对携手说出盟约的爱侣依然是罪人,然而又是蒙恩的罪人,上帝会逐渐让他们学习成圣的功课。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信靠才能避免将爱情“偶像化”:要么热恋时对人性对爱情盲目乐观,要么冷静后对人性对爱情失望悲观。然而,如今岂不是一个将上帝去魅化,同时又将爱情偶像化的时代么?
同样,他们婚后也是因为对上帝的信靠,才能在一次又一次挫折和打击面前,相守相随,不离不弃。他们始终相信苦难中上帝必有美意,虽然这美意暂时不可测也不可知。吉姆反复强调:“我不在乎克瑞基特是否还记得我,也不在乎是否需要倾家荡产来照顾她,更不在乎我们最终会在一起还是分手,唯一要紧的是,我不能撇下我最爱的女子,独自逍遥此生,我曾在上帝面前立下誓约,要在她最艰难和最需要的时候保护她。”
而克瑞基特也是如此,书中有很耐人寻味的一个细节:她失忆后,忘记了丈夫,却没有忘记上帝,因为那是她灵魂最深处不会因身体伤残影响的信念。所以,在面对完全陌生的丈夫时,尽管有种种无所适从和自身的情绪障碍症,她依然坚持向上帝祷告:“亲爱的主,我真的想和吉姆重新相伴,重新开始我们的新生活。我倚靠你,求你恢复我对他所有的爱意,谢谢你在车祸中存留我的生命,我祈求你使用我们来荣耀你,请坚固我们的婚姻,使它比从前还要坚不可摧。”
很多年后,他们第二次述说盟约时泪流满面,因为真实地经历过盟约中的悲欢离合之苦。而我们在婚姻遇到艰难险阻时,是否还会记得曾经的盟约:上帝为证,生死不渝,无论祸福,无论顺逆?
其二,婚姻是一种恒久的牺牲。要持守前面所说的,在上帝和彼此面前立下的神圣约定,是需要付牺牲的代价的。吉姆的确是一位非常有牺牲精神的丈夫,为了救妻子一命,自己甘愿放弃治疗而把手术机会留给对方;为了见妻子一面,每周疲于奔命地来回在两地奔波;为了给妻子好的康复环境,干脆辞去热爱的工作在家一心一意照顾妻子;然而,这些牺牲还不算什么,最难的还是默默承受内心深处的痛苦——当他如此牺牲却看不到果效时的痛苦,付出全部爱意却反遭对方怨意的痛苦,独自担负各种压力却还要强颜欢笑的痛苦,像约伯一样无辜遭遇苦难却看不到上帝安慰之手的痛苦。
然而,他在这样独自失语的痛苦中,看到了上帝独自失语的痛苦:上帝竟然愿意主动进入这个充满苦难和罪恶的世界,常经忧患,饱受痛苦,并被钉在羞辱的十字架上。他不只是一位本体的上帝、逻各斯的上帝、道法自然的上帝,还是一位用血肉之躯进入痛苦、承担痛苦、陪伴痛苦的上帝,也是一位应允将来有一天要擦去我们一切眼泪、哭号、疼痛的上帝。
其实人性本身是好逸恶劳、避重就轻、喜欢享乐、惧怕痛苦的。正如杜布森博士所言:“当下的文化教导我们一遇到挫折,一看到痛苦,就赶快抽身而退,逃之夭夭。而这对年轻夫妇却愿意在这么严重的车祸和失忆悲剧面前,知难而进,重寻他们失落的过往,持守他们相许的诺言,这是何等难能可贵!” 那么,我们是否愿意超越当下的文化和人性的弱点,在婚姻中“知难而进”?是否愿意在不断的舍己中印证“爱是恒久忍耐”的真谛?是否愿意因自己的艰难而更深体会那一位道成肉身者的艰难?真是需要祈求上帝怜悯我们的软弱本相!
其三,婚姻是一种珍贵的恩典。作为基督徒,我们一直强调,婚姻不是激情感受或者浪漫感觉,而是一种责任。这无可厚非。但如果只是片面强调责任,就可能导致我们只注重履行义务,而忽略营建关系,只注重过好日子,而忽略心灵交流,还可能导致我们不知不觉要么以自义的、优越的、居高临下的心态来服侍伴侣,要么以淡漠的、被动的、律法主义的心态来遵守婚约。所以,当生活越来越忙碌,心态越来越麻木,而婚姻越来越寡味时,其实是一种危险的信号,提醒我们需要重寻昔日美好的感觉。那么,如何寻回呢?
我认为,婚姻不仅是责任,更是责任之上的恩典。当我们认识到配偶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珍贵礼物,甚至是我们不配得的礼物时,我们的心态就会大不一样。因为恩典使我们感恩,感恩使我们谦卑,谦卑使我们温柔,而温柔的人有福了。
本书中,吉姆和康复后的克瑞斯特在婚姻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两个人的关系是不对等的。更像“父亲和女儿,教练和球员”的关系。不错,吉姆的确是很有责任感,很有牺牲精神,很忠于在上帝面前的约定,但他内心其实无法全然接受新的克瑞基特,始终在追忆,在试图唤醒昔日的克瑞基特,但却发现收效甚微,因而撑得很苦,活得很累。而克瑞基特感受到的也只是丈夫这种责任之爱,同样很苦很累,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在严厉家长面前一无是处的小孩子,充满挫败、内疚、迷惑之感。
而此后,当吉姆彻底放弃对妻子昔日形象的追忆,完全地接纳妻子现在的性情,并视之为上帝的恩典时,心态放谦和了,婚姻也就大为改观了。吉姆愿意设身处地地站在“新”克瑞基特的角度来换位思考:现在的她究竟需要什么?不是唤起昔日记忆,而是重新创造记忆——所以其后两人重新谈恋爱、重新订婚、重新举行婚礼、重新述说誓约等细节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已,而非两人能够重新相爱的原因。不过,在我们这个追求猎奇的时代,容易过分强调渲染这些浪漫细节对他们婚姻的转机,于是就将道法与术器本末倒置,而婚姻的真谛仍然遥不可及……
婚姻是一种恩典的思想,对已婚的夫妇来说其实非常重要。虽然配偶不会像克瑞基特那样因颅脑损伤而性情迥然大异,但总会多多少少显示出婚前与婚后的明显差距,比如不那么温柔可爱了,不那么善解人意了,不那么体贴入微了。那个时候,我们该如何看待伴侣仍然为上帝所赐的礼物?该如何调整自己那颗容易在律法主义中服侍却自以为义的心?又该如何将爱情中的恩典意识与信仰中的恩典意识结合在一起?用某些沟通的艺术,某门婚姻辅导学的技巧,某种爱的语言就足够了吗?我觉得实在需要不断提醒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也谦卑下来,重温“出于恩典,行于恩典,归于恩典”的福音。


几年以前,我写过系列关于自己爱情婚姻的见证文字,名叫《盟约》。几年之后,我又翻译这本关于他人爱情婚姻的见证文字,名也叫《盟约》,觉得多少有些奇妙因缘,也很感恩。然而,相比译作,我发觉自己对于婚姻、对于苦难、对于信仰和人生,经历得还是太少太少,领会得也是太浅太浅。是故,作此后记,自勉,也是与诸君共勉。

喻书琴
2013年1月于北京

第一章  千里姻缘
“早上好,欢迎电话光临杰明运动服饰专卖店。我是克瑞基特。”
1992年秋日的某个早晨,当我拨通该店电话时,本以为会听到一个沉闷无趣的接线声音,会碰到一位对接听电话这种差事厌烦透顶的客服人员,但与我预料完全相反的是,当这位克瑞基特小姐说“早上好”的时候,这个早晨仿佛真的变得美好起来了。而且,她的声音听起来有如其芳名,就像蟋蟀的鸣叫一般,充满欢欣之感,喜悦之情。
“嗨,克瑞基特,”我答复道,“我是新墨西哥高地大学的吉姆•卡朋特教练。贵店商品目录册中有一些棒球教练外套。我想电话咨询一下。”
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喜欢上了棒球,我想象着长大后有一天能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棒球教练。因此,当我在拉斯维加斯的高地牛仔队中得到第一份教练工作时,我觉得梦想开始变为现实。不过,即使是要成就梦想,也需要办一些琐事,比如,我得为自己和我的助教们添置一些运动外套。
与克瑞基特第一次交谈,并非时下爱情电影描绘的那般浪漫。但即便如此,当我们在讨论价格、颜色之类的枯燥话题时,我却对这位芳名独特的客服小姐越来越心仪。她如此热情周到,乐于助人,活力充沛,让我不由自主地觉得,自从与她交谈起,这一天的时光开始变得格外美好。
我们的谈话结束了。但我却情不自禁地开始想念这个叫克瑞基特的女孩。
她的声音和气质似乎与众不同,卓尔不群,我无法解释这是为什么,只是明显感觉,对她而言,做一名客服代表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已,更像是一种呼召。她似乎希望自己成为顾客每天打交道的人中最友善也最有帮助的那一位。如果这真的是她的心愿,那么,我觉得她做得非常成功。
我决定几天后再打个电话询问那笔订单后续的情况。
“早上好,欢迎致电杰明专卖店。我是凯瑞。”
然而,这并不是我想听到的那个声音。这时,我才突然意识到一个事实:我打电话的真正目的不是为着那笔订单。其实凯瑞的声音听起来也很温柔悦耳,但问题是我只想听到克瑞基特的声音。必须想个办法才好。我灵机一动,说:“凯瑞,我跟克瑞基特小姐签了一笔订单,想继续跟进一下。”
“请稍等。”翘首以待的短短时刻,我能感觉到心在砰砰直跳。
“嗨,我是克瑞基特,有什么需要我可以为您服务的?”
“嗨,克瑞基特,我是新墨西哥高地大学的吉姆•卡朋特教练,我前几天在你这里订了一件外套。”
当克瑞基特查询我的订购信息时,我稍有片刻可以扪心自问,为何这个叫克瑞基特的女孩会突然使得我觉得自己像一个陷入爱河、情窦初开的青涩少年?她只不过是一个在做份内工作的客服人员而已。况且,她远在加利福尼亚,而不是我所在的新墨西哥啊!我赶紧问了她一些有关衣服颜色样品的情况,好将刚才那些心猿意马的想法抛诸脑后。
当衣服样品送达后,我将它们一一摊开在桌子上。此时,思绪又开始如脱缰野马般,一发不可收了。她是否亲自挑选这些颜色?她是否亲手叠好这些衣服?噢,到此为止,停下来!别胡思乱想了!我真是搞不懂自己到底是怎么啦?为什么会这样?要知道,我已经是成年人了!
我试图忘记这些想法,然而,内心还是异常渴望和那位客服小姐说说话,于是,我再一次打电话准备订购一件紫灰色的外套。
“早上好,欢迎电话光临杰明运动服饰专卖店。我是克瑞基特。”真是太好了!
“嗨,克瑞基特,我是吉姆•卡朋特教练,我……”
“卡朋特教练!”她兴冲冲地打断我,“真的很高兴再次接到你的电话!”这倒让我大吃一惊。她之前就知道我将再订一批外套吗?
我想知道她所说的“很高兴”到底是指什么,是因为又可以接到一笔订单了呢,还是因为之前就对我印象不错的缘故呢?我试图弄清楚,能否从她那令我难以忘怀的声音中,听出某种非职业化的情感来。
我订了那件外套,又订了另一种不同款式的外套,衣服送达后,大家都非常喜欢,球队里每个教练都想要一件,因此,我又订了不少。
自从我和这位心仪的客服小姐第一次交谈后,几个月又过去了。现在,我们会花很多时间通话,但我清楚自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购物不过是个借口,主要还是想听听对方的声音。直到有一次,通话快结束时,克瑞基特提到,我本来打算定下某笔订单的日期不凑巧,因为那一天她正好不上班。因此,她给了我她家里的电话号码。
从那以后,我开始打她家里的电话,很快,我们的谈话内容不再是运动服装,而是花时间互相了解。我们经常一聊就是一小时以上,但就算我们聊得再久,也不舍得挂断,甚至我原本寥寥无几的电话费迅速升到每月500美元。即便如此,我也在所不惜。在那个年代,尚无电子邮件这种网络通信工具,甚至有手机的人也屈指可数,克瑞基特和我只能靠固定电话联系,但我并不在意话费多少,只是觉得真情无价,千金难觅。

***********************************************************

我终于知道“克瑞基特”这一独特名字背后的故事,她的教名为克瑞斯安(发音为Kris-an),这个名字暗含她的希腊血统。但她两岁时,姨妈发现这孩子活泼好动,一刻也坐不住,终日蹦蹦跳跳像个蟋蟀一样时,便给她起了“克瑞基特”这个昵称。
果然不出大家所料,克瑞基特十分热爱体育运动,精力旺盛,活力充沛。她父亲曾在某中学任篮球和棒球教练,她母亲任体操教练,所以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迷上平衡木;事实上,在她还不知道如何写自己名字之前,就已经学会了后手翻筋斗。
我自诩为运动迷,但克瑞基特让我自愧弗如。因为从读幼儿园开始,她每天放学后就在母亲的健身房里练习体操,到了夏天她甚至会每天练习5个小时之久;16岁时,她右肩的回旋肌受伤了,她的骨科医师告知如果当时做手术,可能会没机会争取到大学奖学金。因此她忍住疼痛,坚持不懈,在自由体操和平衡木项目中表现优异。
最终,克瑞基特得到了多所大学的奖学金,这些大学都在体操运动上颇负盛名。她选择了福勒顿的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该校授予她全额体操奖学金。她两次入选学院年度全美明星阵容,后来,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她膝盖的前十字韧带撕裂了,于是她放弃了竞争。

*************************************************************

虽然我们最初的电话交流都是围绕体育运动这一话题展开,但克瑞基特也极为关注我们在心灵层面上的交流。交往几个月后,她曾这样说道:“吉姆,你说无论什么事情我都可以问你,那么,我必须坦诚以待。你知道我是一个基督徒,作为基督徒,需要与耶稣基督建立亲密的关系。这段时间,我一直想知道你是否也是基督徒?你是否已经决志邀请耶稣基督进入你的生命,因他舍命担当你的罪,并应许赐给你永生。”
她的信仰和她的生命密不可分,因此,她觉得在和我建立任何友谊之前,需要了解我的灵性光景如何,能否继续交往。当我们谈及信仰时,才发现我们都是基督徒,而且是在同样的年纪认识救恩,但信主后我们的信仰之旅却迥然不同。
14岁那一年,我在朋友家中第一次听到福音,当我得知基督为我死,我的罪能够被赦免时,觉得这是我听过的最宝贵、最了不起的信息,我非常激动,迫不及待赶回家告诉父母这一美好救恩,可当我说出我的所闻所感时,他们根本无动于衷。
我父母都是挂名的基督徒,我觉得他们从未体验过我当时重生得救的那种感受。虽然海伦奶奶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带我们上教堂,但我们去聚会并不规律,在家也从不谈论与信仰有关的事。即使如此,基督的福音已经深深震撼了我。不过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完全归信并接受耶稣基督为我的救主。
克瑞基特则是从一本叫做《属灵四律》的小册子上得知福音的,小册子上的内容让她又好奇又激动。她决定全心、全意、全力来跟随基督。但没有任何人知道她从那一天起做出了这样一个改变生命的抉择,甚至连她自己当时也不知道,这一抉择对今生和永恒意味着什么。当时,她并未与任何人分享她的归信,也未参加教会活动。直到她上了大学,才终于参加了富勒顿的福音自由教会;在那里,因着查理斯•史文道尔牧师和校牧史蒂芬•麦克瑞肯的谆谆教诲,她的属灵生命开始扎根成长。
1991年夏天,史蒂芬牧师组织了一次远赴匈牙利的短宣之旅。正好那时克瑞基特膝盖受伤,能够从忙碌的日常训练中抽身出来,有时间安心休养。当她得知此讯,觉得这是一次上帝赐予的好机会。多年来,她一直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体操上,而今,她可以做点别的事情。于是,她和朋友梅甘•阿尔姆奎斯特决定接受挑战,参加这个大概九周左右的短宣活动。匈牙利在经历几个世纪的信仰管制后,很多人都对福音所带来的永恒盼望充满渴慕,因此,她们得以有这样宝贵的机会和他们交流,向他们宣讲福音。
我自认为很敬虔,但看到克瑞基特这般认真地在生活中实践信仰,很受触动。她将自己的信仰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不是一个所谓的“礼拜天基督徒”,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基督徒。我不由得对她肃然起敬。

********************************************************

随着我和克瑞基特的谈话时间越来越长,交流也越来越深入,我们开始鸿雁传书。写信很像打电话,最初我们互送对方一些小卡片,很快克瑞基特就开始写长达十页纸的信。我难以想象,如果当时有电子邮件的话,每一封邮件该会有多长!
就像任何情窦初开的恋爱故事一样,在1993年初春之际,我们觉得更深入交往的时机已经成熟,接下来自然而然地提到互相交换照片。那个年代的我们无法像现在一样,鼠标一点,就能在瞬间发送照片。相反我们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翘首以待,每天都忐忑不安地查看这封重要信件来了没有。我给克瑞基特寄的是一份高地牛仔队的《通讯指南》,上面有我的照片。我急切地期待克瑞基特的照片。几个月来,我已经非常了解这个卓尔不凡的女孩子了,也希望这次的照片能够让我好好一睹其芳容。我试图自圆其说,我爱慕的只是她的心灵,但如果,她的相貌恰好也很漂亮,岂不是锦上添花,相得益彰?
几天以后,我终于收到了克瑞基特的信,拆开后第一眼就看到一位头发乌黑,眼睛湛蓝,笑容迷人的玉照,我觉得她实在是漂亮极了!
然而,在这张照片中明显还有另外一个合影者。因为我看到有一只手臂搭在克瑞基特的肩膀上,但克瑞基特把他的头像给剪掉了。此君会是谁呢?是她以前的男友吗?或是像我这样的另一个“特殊异性朋友”?想到这里,我的心不由得一沉。于是我赶紧提醒自己,老兄,别那么紧张,你太操之过急啦!
我迫切想打电话问克瑞基特是否也收到了我的照片,但我又有点紧张,不知她会如何回答。那天晚上我鼓起勇气打给她。“我收到了!”她回答。我不敢问她对我印象如何,于是等她主动开口。她倒也毫不讳言:“我边看照片边想,嗯,这小伙子长得挺帅的嘛!”我们都被逗笑了。我本以为这次通话会让我紧张尴尬,但感谢上帝,一切都很顺利。
我说我注意到她把照片中某人的头像给剪掉了,她倒是很爽快地承认了。我再次忐忑不安地等待她的解释,没想到她说:“我把我女友的相片给剪掉了,因为她们长得太漂亮了!”我这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

我们都心知肚明下一步将进入约会阶段。这在我们的交往中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毕竟,如果你不面对面地和对方相处,怎么会了解对方呢?于是在1993年2月,克瑞基特和我开始憧憬见面相聚的情景。从我们各自的工作情况来看,短时间坐飞机来回可能是最佳选择。那时,我们每周都要聊五个小时以上。我计算了一下,即使是买张机票的钱,也没有打电话的费用那么贵。于是我问克瑞基特是否愿意来拉斯维加斯看我的棒球比赛。她说她也不知道,因为通常在她作决定之前,会先好好思考一下,并祷告寻求上帝的带领。
在这件事情上,她的确慎重思考,恒切祷告。数年后,当克瑞基特允许我看她当年的日记时,我果然读到了她恋爱时的心路历程。有一页这样写到:
“上帝,我真是需要你的智慧和圣灵来引导我和吉姆……我内心有一种意愿想去见他,因为这会很浪漫、很有趣,但内心也有另一种意愿让我三思而后行,因为如果此事不是出于你的旨意,我不希望和他有什么感情纠葛。但如果此事的确出于你的旨意,我祈求你向我显明。我盼望由你来带领。无论我们以何种方式交往,求你成为我们生命的中心。”
事实上,克瑞基特给我寄了一封长长的信,讲述了她的许多顾虑。简而言之,她希望我们双方别对这次见面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她试图明确一点,那就是我们即使见面,也只是普通朋友的关系。她的另一重顾虑就是不希望对我的名声有损。我是一个棒球教练,又是一个模范人物,如果被大家看到我和一个女孩(哪怕只是普通异性朋友)在一起,别人会怎么想?所谓流言可畏,我可能会惹来一身麻烦。
我们为这事商量了两个月后,克瑞基特才决定来新墨西哥,这样我们终于可以面对面相见了。我特意在我公寓附近的旅馆为她定了一个房间,这是出于对克瑞基特的尊重,我希望她能够以白璧无瑕之身献给她未来的丈夫。我意识到自己有很多缺点,我必须坦率地告诉她我的过去,虽然这会让她很失望。此外,我也想让那些好事之徒看得一清二楚,我们没有在一起过夜。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开了两小时的车到阿尔伯克基机场接她,在9.11事件发生之前的岁月,机场并没有实行严格的安全检查。所以,我在门口就能看到她。当她从机场过道中一出现,我就立刻认出她来。我看过她的照片,所以比较好找,但即使没看过照片,我也相信自己能从茫茫人海中认出她来。因为我们已经有那么多志同道合、情投意契的地方!
虽然我早已知道她长得很漂亮,但等到她真的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我却仍然为之惊艳,羞花闭月之容,沉鱼落雁之貌也不过如此吧!我们通了那么久的电话,只是得闻其声,而现在终于得见其人了!
一旦无需担心天文数字般的电话费用,我们见面的整个周末便一直不停的聊,第一天晚上,我们无话不谈:各自的童年,各自的家庭,各自的工作,各自喜爱的运动,各自的朋友,以及我们这种奇妙的异地友谊,不过我们谈得最多的还是共同的信仰。我早已知道她在信仰上比我更成熟,但让我颇惊喜的是,她并没有居高临下的属灵优越感,相反,她鼓励我去更深地认识上帝,并全心全意跟随上帝。对于自我的认知和对于上帝的认知,她都深信不疑。
我们聊了很久很久才停下来。沉寂之中,克瑞基特朝窗外望了一眼,露出震惊的表情。我也转头一望,才发现日已西沉多时,我们聊了一晚上,竟全然不知!
第二天,克瑞基特助阵观看了牛仔队的预选赛。可惜我们两场比赛都以一分之差而失利了。比赛结束的那天晚上,我们又聊了很久。因为败走麦城,我有些闷闷不乐,后来又告诉克瑞基特我母亲现患有重病,心里愈加难过。其实我从未和任何人提起过这事,可因为某些原因,我却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向克瑞基特倾诉。让我惊讶的是,她能够理解我,同情我,这是我以前从未体会到的。或许这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我们彼此都希望知道对方面临什么样的忧虑和压力。
当克瑞基特突然递给我一份礼物时,我大吃一惊,打开盒子,竟然是一本精美而崭新的圣经,上面用烫金字体刻着我的名字。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只得含糊地道了一声“谢谢”。克瑞基特将圣经翻到了《约伯记》。
“生活是不公平的,但这就是生活。”她柔声细语,却满怀信心地说道,“每个人都会遭遇艰难,那时,他们看不到上帝的公义,但上帝仍然与他们同在,即使在你母亲身患重病,你的球队也发挥不佳的情况下,上帝依然在,为的是让你能够更亲近他。”
克瑞基特开始念经文:“乌斯地有一个人名叫约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过了一会儿,她停下来,我们开始探讨约伯不得不去面对的可怕遭遇。这个人失去一切!正如所有人的疑问一样,我们也在思考相似的问题:上帝怎么会允许这样一个正直的义人遭遇如此祸患?但更重要的是,从人的角度来看,约伯为何没有因无端受苦而放弃信仰,远离上帝?
我们轮流读《约伯记》,探讨了很多问题,又细细考察了这个匪夷所思的故事——历经一连串难以想象的悲惨遭遇后,一个人是如何持守对上帝的信心的。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当我们读到故事的尾声,看到上帝因约伯的信心丰丰富富地奖赏他时,我们都感到由衷地欢喜。
半夜里,好几次我们都在沙发椅上睡着了。第二天,克瑞基特飞回加利福尼亚。而我在指导第三局比赛后,晚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我后来才得知,克瑞基特的室友丽萨周五送她去机场时,丽萨告诉克瑞基特,感觉要与她永别了似的。当丽萨周日又去机场接她回来时,丽萨显然认为,克瑞基特快要搬出去了,这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毫无疑问,我们身边各自都有朋友对我俩“共度周末”一事风言风语。尤其克瑞基特周末没有回宿舍就寝,难免会遭非议。但我们都知道,我们并没有做任何不可告人的事情。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是如此心旷神怡,如此甜蜜,如此奇妙。然而,整个周末,我甚至从未亲吻过她。不管别人信不信,我甚至都没这样想过!难道“共度周末”就一定意味着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吗?
当克瑞基特返回后几天,我查看邮箱时发现了一张感恩卡片,卡片如此精美,让我情不自禁比之前更思念她了。她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笃定让我格外感动,颇有心心相印,惺惺相惜之感。她这样写道:

吉姆:
回忆这个周末,充满那么多欢笑和泪水——真的是太美好了!我实在没有想到,我俩竟然如此默契,我很高兴借着这个周末能够更深地了解你——一个叫吉姆•卡朋特的男孩子。你心地善良,温和,谦逊,执着,是那么特别,这些都深深地触动我。此外,你对我那么敞开,那么信任,坦诚地告诉我你的为人和你的经历,这对我来说非常珍贵。
此次我们谈论过的某些话题也同样深深地触动我。此前我为这个周末祷告了很久,期望彼此能够相处融洽,交流深入。嗯,我感觉上帝已经回应了我的祷告,呵呵!我很好奇,也很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准备继续保持这份情谊,看看未来会何去何从。当然,未来不在我们掌控之中,但吉姆,我想我们可以继续往前走……我有些担心,但有爱就必然有风险。我觉得,上帝要么会继续为我们开路,要么会拦阻。我把这一切都交托在他的圣手中,并全然信靠他。谢谢你如此热情地款待我,我感到不胜荣幸。
吉姆,我敬重你,也珍惜你。
挚爱你的克瑞基特

附:请阅读并默想《腓立比书》4章6-9节的经文。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论数据
在线客服 ×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

物流信息

×
...
展开 收缩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