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开本/介质 | 页数/字数 | 印次/印张 |
---|---|---|---|---|---|---|
9787510418259 | 林凯沁 | 新世界出版社 | 2011-7 | 32 |
是否有些人,有些事活在你的记忆里,让你每回想一次,就再次加深内心的悲苦?
重新唤回生命的记忆,以智慧的双眼再次审视,也许你将发现,记忆并不如想象中真实。
【内容简介】
每个人的记忆都是一个黑盒子,吸纳着个人成长历程中的各样经验和情绪,在时间的作用下,渐渐成为个人尘封的历史。再忆过程中不自觉的夸大或质变,常常让我们不自知地身陷其中,成为自己记忆的囚犯和受害者,被困其中无法脱身。
本书作者以小说的笔法,融入心理学专业知识与辅导技巧,描述了一群年龄各异的学员,在课堂上因着老师的引导,与自我心灵对话,重整记忆拼图、重新理解过往人事悲欢的过程。
透过这面记忆的镜子,本书引领读者掀开自己生命中的黑盒子,凝视一个与自己同行的自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重整自己,进而重新赋予生命记忆以崭新的意义。
作者在书中提出关于生命成长发人深省的见解,值得每个人再思和借鉴。
不要迷信记忆里的创伤,要以当下的心智能力对过往进行再理解、再体验。借着再理解更新情绪,避免误解生命历史导致“错解人事”或“宠坏情绪”。
了解人是有限制的。有了这样的认知,就能谦卑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从而产生宽恕的美德。宽恕自己和别人可以减除生命成长的挫败感。
人一定会犯错,但在适当的情境下,也一定会改过。自己是这样,相信别人也是这样,这是对生命必须具备的认知。
【诚挚推荐】
凯沁热心真情又擅长说故事,不论是自己的生命经历,或是他人的生活遭遇,透过凯沁真挚动人的叙说,让听众与读者有入戏般的感动。及至故事说完,又让人带着泪光与微笑,在会心的交融中,生命可以彼此映照,互相取暖,同得造就与激励。
凯沁虽然幼年失学,却在成为基督徒后,在自己生命中现实的环境里,真实地走过,认识并接纳自己,重新出发,直到现在。她带出一套“快乐有理、自在有路”的快乐秘诀,透过有理有路的分享与实践,让人可以因此疏通自己的心结,踏上快乐又自在的道路。
本书虽然运用许多心理学专业知识与辅导技巧,但在凯沁的妙笔下,不见斧凿,但见真理之光到处照耀,是一本带领读者回顾自己的忠实导览
——白崇亮(佳音广播电台董事长)
我自己读着读着就跟着老师清晰、生动的导引,走入心灵之家,学习打开第三只眼睛(心灵),倾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更深入地认识自己。我不只弄懂了以前很困扰我的“自我察觉”、“自我整合”等名词的意义,更帮助我理解“自我成长”的内涵……
我也鼓励读者读这本书,最好多读一次,因为“记忆的镜子”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成长。
——陈正(中台神学院院长)
林凯沁,美国阿肯色州理工大学教育硕士,现任心理课程讲师、佳音电台“展翅上腾——快乐送到家”节目制作、主持人,具有二十多年心理咨询及辅导工作经验。著有《情绪的镜子》、《记忆的镜子》。
推荐序
看见过去,迎向未来 佳音广播电台董事长白崇亮
多读一次 中台神学院院长陈正
易碎的档案 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曾庆豹博士
自序
1 心灵之家
上路
车上独白
2 自我察觉
车上独白
谨芬物语
3 大脑的故事
车上独白
程绵物语
4 身体的故事
车上独白
5 倾听的训练
车上独白
明泉物语
6 宽恕
车上独白
7 最后一堂课
车上团圆
附录:推荐序及作者自序
看见过去,迎向未来
——白崇亮(佳音广播电台董事长)
听凯沁的节目,读凯沁的小说,参加凯沁的讲座,绝不只是身体感官上的享受,更是一趟走过生命历程的心灵之旅!
凯沁热心真情又擅长说故事,不论是自己的生命经历,或是他人的生活遭遇,透过凯沁真挚动人的叙说,让听众与读者有入戏般的感动。及至故事说完,又让人带着泪光与微笑,在会心的交融中,生命可以彼此映照,互相取暖,同得造就与激励。
在《记忆的镜子》这本书中,凯沁以小说的文体铺陈,带出了心灵之家课堂上每位学员的生命故事。透过记忆的镜子,大家打开心灵的第三只眼睛,开始自我察觉、彼此认识、重拾大脑记忆中的拼图、在身体的对待中学习接纳自己、在倾听的训练中操练舍己、在成长的地图中看见过去迎向未来。她能让你也在不知不觉中掀开自己生命中的黑盒子,凝视一个与自己同行的自己,让你面对许多自己的曾经,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重整自己再出发!
凯沁虽然幼年失学,却在成为基督徒后,在自己生命中现实的环境里,真实地走过,认识并接纳自己,重新出发,直到现在。她带出一套“快乐有理、自在有路”的快乐秘诀,透过有理有路的分享与实践,让人可以因此疏通自己的心结,踏上快乐又自在的道路。
本书虽然运用许多心理学专业知识与辅导技巧,但在凯沁的妙笔下,不见斧凿,但见真理之光到处照耀,是一本带领读者回顾自己的忠实导览!
多读一次
——陈正(中台神学院院长)
二十多年前林凯沁老师神学院毕业的时候,我介绍他去木栅活石教会担任学生辅导。老实说那时我们虽是同学,但互动不多,认识也不深。没想到活石的张叔凭“信心”接受了她,我却有着“作媒也得保证生孩子”的压力。直到十个月前读了林老师写的《情绪的镜子》,我才恍然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当年活石有林老师的加入,简直就像捡到宝石。
当我开始阅读手稿,逢人就说林老师要出第二本书了,你要去买来读,保证你获益匪浅。我自己读着读着就跟着林老师清晰、生动的导引,走入心灵之家,学习打开第三只眼睛(心灵),倾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更深入地认识自己。我不只弄懂了以前很困扰我的“自我察觉”、“自我整合”等名词的意义,更帮助我理解“自我成长”的内涵。
读了《记忆的镜子》才知道不可以迷信记忆,况且人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谦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体会别人也有力有不逮,从而产生宽恕的美德。因此在回想往事当下,能重新对往事正确地“再理解”,才有助更新情绪、脱离悲情。
人际间的冲突大半是因为沟通不良。沟通不良是因为,我们习惯于多说而少听。在处理学生间的冲突时,我常鼓励两边要学着倾听别人。“好好听人说话是促进人际关系的好方法。”重要的是林老师教导我们,倾听者要专注于说话者的感受,不要用自己的情绪和生活经验来论断说话者。听话者的专注有助于提升说话者信任感;听话者的舍己精神带来更有效的沟通。林老师说,听话的时候暂且不要:讲评、忠告与抢戏,如此方能听懂对方。
虽然我不是教心理学或心理咨询的,但是我决定将这本书列入学生的“指定参考书”,我也鼓励读者读这本书,最好多读一次,因为“记忆的镜子”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成长。
易碎的档案
——曾庆豹(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当我们在痛苦的时候,就宁愿把那些令我们感到痛苦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当我们享受于快乐的时刻,总是想把快乐的事牢牢地记起来,将它记得一清二楚。以眼睛作为隐喻,记忆和遗忘就像双眼的张与合,张看时,希望看到的是令我们感到愉快的事,合起时,就是希望不要再看到令我们觉得不舒畅的事。可见,我们的生活,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做记忆和遗忘的动作,记忆起某些东西,忘记了其他的东西。
哲学家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题为(失物招领处)一文中写道:“那蔚蓝的远方,它在那里对近处寸步不让,再度靠近它时,它也不消失,走近它,它仍然在那里,不傲慢,也不啰嗦,只给人一种更难接近、更咄咄逼人的感觉,那是画出来作为背景的远方。它赋予舞台布景无可比拟的特征。”(收于《单行道》一书)
如何判断那是“远方”? 究竟要有多远才真的说得上“远”?作为“远方”的“远”,为何又如此地“近”?是什么能使它“化远为近”?为何近在咫尺的东西却像天涯那般的“远”?
记忆之所以为记忆,即是把遥远的变成眼前的。不在记忆中出现的,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一切看似未曾想起或早已忘记的,都有着像舞台布景般的特征,即便眼睛看不到那最遥远的,它却是在那里,并未消失。
记忆即是我们生命中最为原始的痕迹,生命总是受到构成它的记忆之源的威胁——遗忘。我们总是记忆起已经遗忘了的事,恰恰是通过了记忆,把遗忘召唤回来,召唤回来的遗忘也就成了记忆。没有遗忘,亦即没有记忆。记忆,正是那通过遗忘所铭刻的痕迹,原始的踪迹,通过遗忘所铭刻的痕迹,经常比眼睛终日所见的更为深刻,更不容易忘记,因为遗忘不过是一种把将来记忆起来的东西收藏了起来,等待着某一天展示出来。
本书以“述说”和“独白”的方式呈现了人生活的面貌,即“记忆”只能经由“对话”(“独白”是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方式)的途径被打开。打开这面“记忆的镜子”的方式,即是透过钥匙和钥匙孔,一方面是“述说”,一方面是“倾听”,两者的交会宛如擦拭镜子的方式,缺一不可。“述说”是“口”的活动,“倾听”是“耳”的活动,恰恰是闭上了“眼”,我们才看清楚“镜子”里的一切。可见,这面记忆的镜子不是用“眼睛”的注视来对待的,只有在“口”与“耳”的互动中,一幕幕的记忆被开启了,开启了那早已封存已久的档案。那封存已久的档案,是否已准备好开启它?
还是由我先开始“说”我自己的故事好了,你准备好“听”了吗?
【作者序】
第一本书《情绪的镜子》出版后,收到许多读者朋友和多年在广播中一起成长的听众来信,有人看到我与母亲的关系而回家与母亲相见欢;很多人告诉我,他们边哭边看着我与生命中二位重要他人死别的过程(张贵富叔叔与徐郭珍岩师母),其实,他们随着我伤心以解他们对亲人的离愁。有些人大半辈子带着失学的尴尬,在得知我也是同路人时,便大得释放;有人照着推荐序所说的,认真地把它当作一面镜子,揽镜自照,还以美之真我;也有人欣赏我以散文体铺写心理学的原理;更有多年好友真心地告诉我,除了这种柔情、说理的心理逻辑之外,希望能看到更多我多年来在心理咨询工作上实务的观念和见解。
不管大家的反应如何,都安慰了我写作中的煎熬,同时也再次鼓动我倾心吐胆再写第二本书的意图。这真是验证了,一个人感受到心理被了解及意识到存在有意义之后,便能产生生命的能量。
我是出身平凡且贫穷的农村子弟,由于父母不和、家庭失序,为了寻找人生的意义,从小就钻进心理学及哲学的思维中。我渴望知道神、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我又是怎样的人,要如何才了愿做人?
最后,我在神学中找到答案,开始开拓自己的生涯。我的成长背景影响了我日后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观念和实务的风格。
我一向以基督徒的信仰敬重所有人事物存在的终极意义,而在实务的心理辅导中,我则运用了心理学来说明人生不同历程的原则与理想。有时唯恐在过程中稍不留意,就会拘泥于理论而脱离了实际的人生经验。因此,身为神职人员的我,带着“道成肉身”的精神和对神创造之物的敬畏之情,从事心理辅导工作,我期许自己能确实投入人群里与之面对面,“即事说理”地辅导。
这样的体悟让我的辅导工作不纯以学理为基准,而是以“扣其两端”知其独特立场与心思之后,再加以讨论,寻找合其需要的理论为处理原则,去面对生命中“过不去”的事件或情绪,同时以“如果你的见闻和记忆事件是真的”为前提,再以当下的心智能力对过往的一切进行再理解、再体验。换句话说,一个人若能用新的视野和思考方式再理解回忆中的事件,昔日的情绪便会有所转化。
通常在“即事说理”和“扣其两端”的对谈之后,不管记忆里的事物真伪如何,大家对过往的历史和情绪纠葛,便显得温和且节制:温和就不致于定人死罪,节制便能较冷静地观察思考,这样反而让人更接近探究事物的原貌。
有朋友或许觉得过于“即事说理”反而失去情绪需要陪伴的一面,但是与我同行过的人都知道,我会以理为基础,再进行“即事言情”的情绪陪伴,目的为的就是根据面质或再理解来“表达”情绪,如此就能“接纳与陪伴”、“化解与安顿”,而不至于只是发泄。说白了,为的就是想让大家确定“记忆”的真伪及想象与事实的吊诡,然后再根据事件来表达情绪,这样的“即事说情”,多少能避免误解生命历史而导致“错解人事”或“宠坏情绪”。
第二本书《记忆的镜子》,是以我一向的辅导信念和上课情景为题材,用小说结构铺陈剧情,对记忆进行再思、再理解和再体验,我期待自己对情绪的处理不会太冷血,对事理的解说不致太滥情,所以,每一章以“三段式”衔接而成,以“上课前的情节”作为课程的引言,“课程中的对话”则为每个人的问题解析,最后,下课回家的“车上独白”则是生命课题中的弦外之音。整本书里借由人物间的互动与对话,将所有的理论和写作目的,都在剧中人物的血泪与欢笑中揭示。然而书中人物都是小说角色,张冠李戴虚实并存,也就是说在现实中,你是找不到一个完全的程绵,但却能在书中的她,看到片段的自己,重点不在于剧情,在于心境,所以在此声明,若有过于相似的情节,纯属巧合。
另外,我以文学性的写作方式在“车上独白”中分享我生命中真实所见,同时表现出书写个人的“即事言情”的辅导风格,偶尔在课程中穿插甘草人物无厘头的对话,期盼能冲淡课程中“即事说理”的生冷,以增添些许苦中作乐的幽默感。
以这样的小说方式面质记忆,主要的目的是,让我们不要迷信记忆里的创伤,因为一个人回想“从前”的记忆,多少受到现阶段的生活状态影响。例如有人在人生上半场活得非常辛苦,但是事过境迁后,下半场却是幸福美满;而有的则是上半场不堪,下半场也失意狼狈。此时,两个人如果同时回想“从前”,对记忆中的痛苦事件可能会有失真的想象,而事事不如意的人稍不留意就会夸张记忆中的痛苦色彩,让自己掉入记忆的裂痕中,饱尝回忆之苦。一般心理有困难的人,及辅导工作者必须注意这种现象,以免一不留意便掉入记忆的陷阱,让人以为“现在我之所以这样,完全是因为当时那件事情害的”,这样就很容易耽溺在痛苦中,进而活在懊悔、没有希望的情绪世界里。因此,对“记忆”保留适度的怀疑是有必要的。我无意抹杀一个人对过往记忆的感受,我只是希望拥有痛苦记忆的人,能客观地以多一点的角度看记忆,并且小心不要掉在记忆的裂缝里爬不出来。
起初有点不习惯总编美珍提议的小说体写法,后来回想自己在成长团体里,当学生和当老师的角色和心情,发现当中有许多成长情节是相当有乐趣和富有情节的,于是我决定以简单的小说结构,表达出“苦中有乐”的成长人生。
把成长教室小说化,一来可以让许多读者参与书中的团体,站在任何一个角色去面质自己的人生,借助别人的悲喜,打点自己的情绪就不会那么复杂和难堪;二来,由于陪伴小说人物经历了自我整合的快乐,便可鼓励读者鼓起勇气接触自己生命的黑盒子。
跟第一本书一样,初试写作方式之前仍然做了好多梦,但显然压力已经没有那么大了。在第一本书里,我已经把自己介绍给大家了,我相信看第二本书的朋友,都应该对我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也非常乐意接受我的邀请进入书中团体,检视记忆拼图的真伪,一起面质想象与实际中受害的记忆,然后走过痛苦。
纵然如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仍常遇见身心上的因难。当中,总编美珍和一大群好朋友总是不时地鼓励我,带给我莫大的动力。许多非理性的甜言蜜语,对于疲惫不堪、肠枯思竭的我真的非常管用。在此要对这群“家里卖糖”的朋友如此无限量供应的壮举表达无限的感激。
特别要感谢的是杨雀,如同陪写《情绪的镜子》一样,她仍然耐心地陪我从第一个字写到最后一个字。在我酝酿灵感时,她是我第一个听众,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听我胡说八道;在我灵感充沛时,她精神奕奕地听我兴高采烈地口沫横飞;成文后,她义不容辞逐篇逐字地读并深入地与我讨论,如果说这本书是杨雀和我一起写的也不为过。我真的非常感谢上帝,在我中年之后能得如此挚友,有时候她真的就像我母亲或姐姐一般。她对我的尊重和疼爱有如亲人好友。每当我陷入低潮时,她便会像母亲一样,寸步相随为我打气,让我一步步地走出瓶颈。如此复杂的情谊,除了在此致谢,我将学习她的慷慨,回应世界及其他有需要的人。
再者,感谢为我写序的陈正院长、白崇亮董事长和曾庆豹所长,除了陈哥是二十多年前中台神学院的同学,其他两位都是我35岁以后认识的良师益友,于我的成长、学习到我未来的人生都富有某种意义和记号,所以我厚颜叨扰,请他们写序,以满足我个人的感受。
最后我衷心感谢外子与两位女儿,他们的鼓励是我的安定剂,小女儿常在放学后抱抱我,怜悯地问我“今天有灵感吗”,然后再说点情话滋润我一天的辛苦。之后,她便尽量不吵我,而去做自己的事,直到她要去补习才叫我做饭,她的体贴常让我感动。在写作方面,大女儿所扮演的角色比较像朋友,由于她对文字的敏感度以及和我极为不同的思考模式,为我增添不少写作灵感。而外子在我开始想写第二本书时,他不是太赞成,但写下去后,他便全力支持我,尽其可能地承担起家里大小事情,让我专心写作。除此之外,他对我中年以后的发展,也付出了他的宝贵意见和实际的协助,若说今天我对社会能有些微的效力,完全是外子的爱与了解才得以成全。
最后一提,在中年以后我能持续对一般群众保有热情,是由于长期以来一起成长的伙伴、空中对谈的听众和书中一起成长的读者,在此一并说声谢谢!为生命中有你们感谢上帝!
动态评分
0.0